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不同退耕年限下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生物有效性及风险评价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2页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特色之处及技术路线第23-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页
        1.4.2 特色之处第23-24页
        1.4.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处理第25-2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5-26页
        2.1.1 研究区位置第25页
        2.1.2 研究区环境第25-26页
        2.1.3 安庆沿江湿地退耕还湖情况第26页
    2.2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6-29页
        2.2.1 样品采集第26-27页
        2.2.2 样品预处理第27页
        2.2.3 实验操作与控制第27-28页
        2.2.4 数据处理第28-29页
第三章 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29-39页
    3.1 湿地土壤重金属全量水平第29-30页
    3.2 不同退耕年限下湿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第30-34页
    3.3 讨论第34-39页
        3.3.1 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程度分析第34-35页
        3.3.2 重金属来源分析第35-36页
        3.3.3 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影响因素分析第36-39页
第四章 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9-48页
    4.1 基于TCLP法的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第39页
    4.2 基于TCLP法的不同退耕年限湿地重金属有效态变化第39-41页
    4.3 不同退耕年限湿地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提取率变化第41-44页
    4.4 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第44-48页
        4.4.1 湿地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性关系第44-45页
        4.4.2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影响第45-48页
第五章 退耕湿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第48-52页
    5.1 重金属全量生态风险评价第48-50页
        5.1.1 评价方法第48-49页
        5.1.2 评价结果分析第49-50页
    5.2 重金属形态风险评价第50-52页
        5.2.1 评价方法第50页
        5.2.2 评价结果分析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2-55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研究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致谢第64-66页
附:本人硕士阶段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皖江城市带植被NPP时空演变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农地流转农户决策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