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黄河中游(禹门口—汾河入黄口)水因子与湿地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6页
    1.1 研究目的第16-17页
    1.2 研究进展第17-23页
        1.2.1 黄河中游水环境特征第17-18页
        1.2.2 黄河湿地植物多样性特征第18-22页
        1.2.3 湿地植物与水因子的相关关系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 技术路线第24-25页
    1.5 创新点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6-28页
    2.1 地理位置第26页
    2.2 气候第26页
    2.3 水文第26-27页
    2.4 地形地貌第27页
    2.5 植被第27-28页
第三章 水因子特征研究第28-32页
    3.1 前言第28页
    3.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3.2.1 样地设置第28-29页
        3.2.2 水因子调查与实验方法第29-30页
    3.3 数据处理第30页
    3.4 结果第30-32页
第四章 植物多样性特征第32-50页
    4.1 前言第32-33页
    4.2 样地设置与调查第33页
    4.3 数据引用第33-34页
    4.4 数据处理第34-37页
        4.4.1 物种名录的准备第34-35页
        4.4.2 谱系树的构建第35页
        4.4.3 谱系多样性与群落谱系结构指数的计算第35-36页
        4.4.4 数据标准化第36页
        4.4.5 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第36-37页
        4.4.6 主成分分析第37页
    4.5 研究结果第37-48页
        4.5.1 植物区系特征第37页
        4.5.2 物种多样性、分类学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第37-38页
        4.5.3 植物谱系树第38页
        4.5.4 谱系α多样性第38-39页
        4.5.5 谱系β多样性第39-41页
        4.5.6 群落谱系结构第41-42页
        4.5.7 谱系多样性指数与各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2-45页
        4.5.8 多样性综合评价第45-48页
    4.6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水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第50-58页
    5.1 前言第50页
    5.2 研究方法第50页
        5.2.1 样地设置第50页
        5.2.2 实验方法第50页
        5.2.3 数据处理第50页
    5.3 研究结果第50-56页
        5.3.1 水因子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第50-52页
        5.3.2 水因子与植物分类学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第52-54页
        5.3.3 水因子与植物功能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第54-56页
        5.3.4 水因子与植物谱系多样性的相互关系第56页
    5.4 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62页
    6.1 结果第58-59页
    6.2 讨论第59-62页
        6.2.1 植物多样性第59-60页
        6.2.2 水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第60-61页
        6.2.3 下一步可开展的工作第61-62页
附录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HP的运城盐湖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
下一篇:黄土荒溪风化层雨洪调蓄生态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