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安全保密论文

恶意PDF文档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本文的工作与创新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第14-26页
    2.1. PDF文档格式第14-19页
        2.1.1. PDF文件对象第14-16页
        2.1.2. PDF文件结构第16-17页
        2.1.3. PDF文档结构第17-19页
        2.1.4. PDF内容流第19页
    2.2. PDF文档攻击方式研究第19-21页
        2.2.1. 恶意PDF文档传播方式第20页
        2.2.2. 恶意PDF文档的攻击方式第20-21页
    2.3. 基于静态分析的恶意PDF检测方法第21-23页
        2.3.1. 基于JavaScript的静态检测方法第22页
        2.3.2. 基于元数据的静态检测方法第22-23页
    2.4.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技术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逻辑回归的PDF检测技术第26-39页
    3.1. PDF文档特征提取第26-27页
    3.2. PDF文档特征选择第27-29页
    3.3. 恶意PDF文档检测算法第29-33页
    3.4. 逻辑回归算法评估方法第33-35页
    3.5. 逻辑回归算法仿真第35-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恶意PDF文档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9-48页
    4.1. 系统需求分析第39页
    4.2. 系统总体设计第39-41页
    4.3. 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第41-47页
        4.3.1. 解析模块第41-42页
        4.3.2. 兼容性检测模块第42-43页
        4.3.3. 特征提取模块第43-45页
        4.3.4. 特征选择模块第45-46页
        4.3.5. 基于逻辑回归的恶意PDF文档检测模块第46-47页
        4.3.6. 结果展示模块第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恶意PDF文档检测系统实验结果分析第48-52页
    5.1. 实验环境第48页
    5.2. 实验步骤第48-49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49-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第52-53页
    6.2. 进一步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DoS攻击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SQL注入检测模型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