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城市公园中兼顾水鸟栖息地恢复的湿地景观设计--以北京市玉渊潭公园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6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1页
        1.3.1 城市公园湿地规划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2 鸟类栖息地恢复研究现状第19-20页
        1.3.3 城市公园湿地规划及鸟类栖息地恢复相关理论研究第20-21页
        1.3.4 小结第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5页
        1.5.1 研究方法第22-24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现状鸟类资源分析第25-41页
    2.1 北京地区城市公园湿地概况第25-29页
        2.1.1 城市公园湿地概念及特点第25页
        2.1.2 北京地区自然环境概况第25-27页
        2.1.3 北京地区城市公园湿地存在问题分析第27-29页
    2.2 北京地区鸟类资源分析第29-40页
        2.2.1 北京地区鸟类资源现状第29-30页
        2.2.2 北京市其他公园鸟类资源现状分析第30页
        2.2.3 玉渊潭公园鸟类资源现状分析第30-32页
        2.2.4 玉渊潭公园鸟类生态类群及生境分析第32-37页
        2.2.5 玉渊潭公园鸟类居留类型及生境分析第37-40页
    2.3 目标物种的确定第40-41页
第三章 城市公园中兼顾水鸟栖息地恢复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依据第41-53页
    3.1 水鸟对栖息地的需求分析第41-42页
    3.2 城市公园湿地鸟类栖息地类型第42-43页
    3.3 水鸟行为敏感因子分析第43-48页
        3.3.1 植被因子第43-45页
        3.3.2 水体因子第45-46页
        3.3.3 人为因子第46-48页
    3.4 国内外城市公园湿地景观设计的实践启示第48-53页
        3.4.1 日本米子水鸟公园第48-49页
        3.4.2 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第49-50页
        3.4.3 伦敦湿地公园第50-53页
第四章 城市公园中兼顾水鸟栖息地恢复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第53-64页
    4.1 规划设计原则第53-54页
    4.2 水系规划设计第54-56页
        4.2.1 水体形态与布局规划设计第54-55页
        4.2.2 水位控制设计第55页
        4.2.3 岸线与生态岛规划设计第55-56页
    4.3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第56-57页
        4.3.1 道路系统分级第56-57页
        4.3.2 道路布局设计第57页
    4.4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第57-60页
        4.4.1 植物物种选择第57-58页
        4.4.2 植物群落配置第58-60页
    4.5 驳岸规划设计第60-64页
        4.5.1 驳岸材料选择第60-61页
        4.5.2 驳岸类型规划设计第61-64页
第五章 规划案例——玉渊潭公园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第64-91页
    5.1 项目背景及范围第64-65页
    5.2 规划设计依据第65页
    5.3 规划设计原则第65-66页
    5.4 规划设计目标第66页
    5.5 总体规划设计第66-79页
        5.5.1 水系统规划设计第67-71页
        5.5.2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第71-72页
        5.5.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第72-76页
        5.5.4 驳岸规划设计第76-79页
    5.6 节点设计及效果第79-91页
        5.6.1 鸳鸯等游禽栖息地节点一第79-84页
        5.6.2 白鹭等涉禽栖息地节点二第84-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结论第91-92页
    6.2 局限性与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8页
附录第98-99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99-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溪国家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探究
下一篇:TRPV1介导的艾灸血管效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