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动力机械论文

非线性热声发动机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表第7-10页
1.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热声学发展历史第11-18页
        1.2.1 热声热机发展历史第13-18页
    1.3 非线性热声理论的发展第18-19页
    1.4 数值模拟的发展现状第19-20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20-21页
2. 热声理论第21-30页
    2.1 热声效应第21页
    2.2 热声效应的热力循环分析第21-23页
        2.2.1 驻波系统热致声现象第21-22页
        2.2.2 行波系统热致声现象第22-23页
    2.3 线性热声理论第23-26页
        2.3.1 Rott声学理论近似假设第23页
        2.3.2 热声基本方程第23-24页
        2.3.3 方程的解与讨论第24-26页
    2.4 热声热机的能效分析第26-29页
        2.4.1 声功流第26-28页
        2.4.2 总能流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热声热机的线性数值模拟第30-52页
    3.1 有限元方法简介第30-31页
    3.2 数学模型第31-32页
    3.3 有限元模型第32-35页
    3.4 数值模拟计算第35-38页
    3.5 驻波型热声发动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8-43页
        3.5.1 物理模型第38-39页
        3.5.2 驻波系统内声场分布第39-43页
    3.6 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3.6.1 物理模型第44-45页
        3.6.2 行波系统内声场分布第45-50页
    3.7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第50-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2页
4. 非线性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第52-68页
    4.1 数学模拟第52-55页
    4.2 有限元模型第55-56页
    4.3 数值模拟计算第56-57页
    4.4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57-66页
        4.4.1 驻波系统内声场分布第58-62页
        4.4.2 行波系统内声场分布第62-66页
    4.5 数据结果分析第66-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5.1 结论第68页
    5.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76页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与作者简介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健脾、化湿开窍法治疗小儿遗尿(脾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加热炉换热器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