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人口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言 | 第6-10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6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6-8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8-9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 | 第10-17页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背景 | 第10-12页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内容 | 第12-15页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特征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 | 第17-27页 |
一、三年困难之前的中国社会状况 | 第17-19页 |
二、三年困难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 | 第19-23页 |
三、三年困难时期中国社会状况的特点 | 第23-24页 |
四、三年困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24-27页 |
第三章 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态势 | 第27-37页 |
一、婚姻状况 | 第27-29页 |
二、生育状况 | 第29-32页 |
三、死亡状况 | 第32-34页 |
四、迁移状况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三年困难时期对中国人口的影响 | 第37-43页 |
一、对人口自然属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二、对人口社会属性的影响 | 第38-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5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失败对人口所造成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三年困难对人口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