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异构网络中干扰消除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异构网络能效问题分析及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异构网中干扰问题分析及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LTE-A异构网络干扰抑制技术第17-29页
    2.1 LTE/LTE-A系统简介第17-18页
    2.2 LTE-A关键技术第18-20页
        2.2.1 OFDM技术第18页
        2.2.2 载波聚合技术第18页
        2.2.3 MIMO技术第18-19页
        2.2.4 中继技术第19页
        2.2.5 协作多点传输第19页
        2.2.6 异构网络技术第19-20页
    2.3 异构网络干扰问题的产生第20-23页
    2.4 异构网络中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第23-25页
        2.4.1 频域干扰协调第23页
        2.4.2 时域控制技术第23-24页
        2.4.3 功率控制协调第24-25页
    2.5 基于CoMP的干扰消除技术第25-28页
        2.5.1 CoMP技术面临的挑战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干扰消除的异构网络能效优化第29-39页
    3.1 异构网络主要节能方案第29-31页
        3.1.1 优化基站部署第29页
        3.1.2 基站休眠机制第29-30页
        3.1.3 协作传输机制第30-31页
    3.2 系统能效模型设计第31-33页
    3.3 能效优化算法设计第33-36页
    3.4 算法仿真与性能分析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非理想信道下的干扰消除分析第39-51页
    4.1 非理想异构网络系统模型第39-44页
        4.1.1 下行异构网络建模第39-40页
        4.1.2 信道开销时延第40-41页
        4.1.3 有限反馈及信道量化误差第41-44页
    4.2 理想和非理想条件下用户容量分析第44-46页
    4.3 性能仿真及分析第46-50页
        4.3.1 开销时延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第47-48页
        4.3.2 协作基站数对吞吐量的影响第48-49页
        4.3.3 开销时延和量化误差对吞吐量损耗的影响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基于干扰消除的鲁棒性波束成形设计第51-60页
    5.1 波束成形技术简介第51-52页
    5.2 系统模型第52-55页
        5.2.1 信道估计误差第53页
        5.2.2 信道量化误差第53-54页
        5.2.3 协作基站开销时延第54-55页
    5.3 基于MMSE的鲁棒性波束成形设计第55-57页
    5.4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7-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论文总结第60-61页
    6.2 工作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竹笛移植改编独奏作品之我见
下一篇:慕葵《牧神之笛》的演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