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导论 | 第9-15页 |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二)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第10-11页 |
| 1.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2.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 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四)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 国外科技馆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研究 | 第12页 |
| 2. 国内科技馆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研究 | 第12-14页 |
| 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14页 |
| (五)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国内外科技馆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模式研究 | 第15-19页 |
| (一) Jon D.Miller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模式研究 | 第15-17页 |
| 1. Jon D.Miller科普活动效果评估简介 | 第15页 |
| 2. Jon D.Miller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模式 | 第15-17页 |
| (二) 张志敏的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模式研究 | 第17-19页 |
| 1. 张志敏的大型科普活动评估简介 | 第17页 |
| 2. 张志敏的大型科普活动评估模式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科技馆科普活动评估经典案例研究 | 第19-23页 |
| (一)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评估案例研究 | 第19-22页 |
| 1.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活动简介 | 第19-20页 |
| 2. “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天空”科普活动评估过程 | 第20-22页 |
| (二)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案例研究 | 第22-23页 |
| 1. 大型科普活动案例简介 | 第22页 |
| 2. 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案例分析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科技馆科普活动DPI评估体系构建 | 第23-26页 |
| (一) 科技馆科普活动效果评估原则 | 第23-24页 |
| 1. 系统性 | 第23页 |
| 2. 科学性 | 第23页 |
| 3. 经济性 | 第23-24页 |
| 4. 适用性 | 第24页 |
| (二) DPI评估体系的评估方法及指标 | 第24-26页 |
| 1. DPI评估方法 | 第24页 |
| 2. DPI评估指标 | 第24-26页 |
| 第四章 DPI评估体系在湖北科技馆科普活动中的应用 | 第26-38页 |
| (一) “鸟类迁徙路线”科普活动介绍 | 第26-27页 |
| 1. 活动背景介绍 | 第26页 |
| 2. 活动目的 | 第26页 |
| 3. 活动地点、时间及人数 | 第26-27页 |
| 4. 活动内容及过程 | 第27页 |
| 5. 项目支持单位 | 第27页 |
| (二) “鸟类迁徙路线”科普活动评估目的 | 第27-28页 |
| (三) “鸟类迁徙路线”科普活动评估目标 | 第28页 |
| 1. 知识目标 | 第28页 |
| 2. 技能目标 | 第28页 |
| 3. 情感态度目标 | 第28页 |
| (四) “鸟类迁徙路线”科普活动评估框架应用 | 第28-30页 |
| 1. 评估方案的确定 | 第28-29页 |
| 2. 评估方案应用 | 第29-30页 |
| (五) “鸟类迁徙路线”科普活动评估效果分析 | 第30-38页 |
| 1.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活动效果评估报告 | 第30-33页 |
| 2.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活动效果评估报告 | 第33-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一) 研究结果 | 第38页 |
| (二) 不足与展望 | 第38-39页 |
| 1. 不足之处 | 第38页 |
| 2. 展望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附录 | 第41-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