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锅炉及燃烧系统论文

1000MW塔式锅炉热偏差治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工程研究第11-12页
        1.2.2 数值研究第12-13页
        1.2.3 数学建模第13页
        1.2.4 综述小结第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2章 锅炉热偏差治理的理论研究第15-29页
    2.1 锅炉热偏差的定义第15-16页
    2.2 烟气侧热偏差的成因第16-21页
        2.2.1 烟速偏差形成机理第16-17页
        2.2.2 对流烟道烟温偏差形成机理第17-18页
        2.2.3 影响烟温偏差大小的因素第18-20页
        2.2.4 烟温偏差对受热面汽温偏差的影响第20-21页
    2.3 受热面热负荷分布特点第21-24页
        2.3.1 沿炉膛宽度热负荷分布特点第21-23页
        2.3.2 同片管子热负荷特点第23-24页
    2.4 蒸汽侧流量偏差的成因第24-28页
        2.4.1 引起片间流量偏差的原因第24-26页
        2.4.2 引起管间流量偏差的原因第26页
        2.4.3 热流效应引起的流量偏差第26-27页
        2.4.4 易产生流量不均的管组类型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锅炉主要受热面热偏差的计算第29-42页
    3.1 热负荷不均匀系数计算第29页
    3.2 分配、汇流集箱静压计算第29-33页
        3.2.1 分配集箱静压计算模型第30-31页
        3.2.2 汇流集箱静压分布计算模型第31-32页
        3.2.3 工质典型引入、引出集箱方式的静压分布特点分析第32-33页
    3.3 流量不均系数和分布计算第33-37页
        3.3.1 流量不均系数计算式推导第33-34页
        3.3.2 并联各管中介质比体积差异造成的流量不均系数第34页
        3.3.3 片间流量偏差计算第34-36页
        3.3.4 管子阻力系数计算第36-37页
    3.4 热偏差计算的相关参数第37-39页
        3.4.1 受热面偏差系数ζ第37页
        3.4.2 管前烟气辐射因子p_f第37-38页
        3.4.3 对流管束前后烟室容积各排管子的辐射角系数χ第38-39页
    3.5 受热面热偏差计算模型第39-41页
        3.5.1 一级过热器热偏差计算模型第39-40页
        3.5.2 二、三过及再热器热偏差计算模型第40-41页
        3.5.3 热偏差系数计算第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某厂1000MW塔式锅炉热偏差的治理第42-63页
    4.1 某厂1000MW塔式锅炉结构及热偏差现状第42-50页
        4.1.1 锅炉概述第42-44页
        4.1.2 热偏差现状第44-50页
    4.2 某厂1000MW塔式锅炉主要受热面热偏差计算第50-56页
        4.2.1 50%BMCR工况下的热偏差计算第50-52页
        4.2.2 影响温度偏差系数的运行参数寻优第52-56页
    4.3 某厂1000MW塔式锅炉主要受热面热偏差治理第56-59页
        4.3.1 优化燃烧系统第57页
        4.3.2 优化风门调配第57-58页
        4.3.3 优化运行措施第58-59页
    4.4 某厂1000MW塔式锅炉热偏差治理效果分析第59-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4页
    5.1 结论第63页
    5.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水声指令收发机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全光纤阵列的目标被动测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