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车载低高度“动中通”卫星天线研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3 常见技术体制分析 | 第17-19页 |
1.4 动中通系统组成 | 第19-22页 |
1.4.1 天线及馈源分分系统 | 第19页 |
1.4.2 转台及结构分系统 | 第19-20页 |
1.4.3 伺服控制及跟踪分系统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优化设计分析 | 第22-26页 |
2.1 优化设计分析 | 第22-25页 |
2.1.1 天线波束扫描(跟踪)范围分析 | 第22-23页 |
2.1.2 天线的增益需求分析 | 第23-25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天馈分系统设计 | 第26-36页 |
3.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26页 |
3.2 抛物柱面天线设计 | 第26-27页 |
3.3 馈源设计 | 第27-32页 |
3.3.1 线源设计 | 第27-29页 |
3.3.2 双极化喇叭 | 第29-30页 |
3.3.3 双层功分网路 | 第30-31页 |
3.3.4 极化跟随器 | 第31页 |
3.3.5 天馈系统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3.4 天馈系统仿真计算结果 | 第32-36页 |
第四章 转台及结构分系统设计 | 第36-44页 |
4.1 系统设计要求 | 第36页 |
4.2 系统设计分析 | 第36-37页 |
4.3 驱动电机计算选择 | 第37-40页 |
4.3.1 方位电机计算选择 | 第37-39页 |
4.3.2 俯仰电机计算选择 | 第39-40页 |
4.4 总体空间布置 | 第40-44页 |
第五章 伺服控制分系统设计 | 第44-56页 |
5.1 系统主要技术要求 | 第44-45页 |
5.2 系统组成框图 | 第45-46页 |
5.3 系统工作原理 | 第46页 |
5.4 关键技术 | 第46-47页 |
5.5 天线控制单元设计 | 第47-48页 |
5.6 控制软件设计 | 第48-56页 |
5.6.1 软件总体结构 | 第48-49页 |
5.6.2 软件工作流程 | 第49-51页 |
5.6.3 跟踪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52页 |
5.6.4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第52-56页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 | 第56-62页 |
6.1 天线电性能测试 | 第56-59页 |
6.1.1 测试条件 | 第56页 |
6.1.2 天线增益测试 | 第56-57页 |
6.1.3 交叉极化隔离度测试 | 第57-58页 |
6.1.4 旁瓣特性测试 | 第58-59页 |
6.2 跟踪性能测试 | 第59页 |
6.3 最终技术指标 | 第59-60页 |
6.4 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解决 | 第60-6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