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论文--压缩机、压气机论文

双螺杆喷油式空气压缩机转子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4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双螺杆式空压机的分类与应用第15-17页
        1.2.1 双螺杆式空压机的分类第15-16页
        1.2.2 螺杆式空压机的应用第16-17页
    1.3 双螺杆式空压机转子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第17-20页
        1.3.1 双螺杆空压机转子的结构第17页
        1.3.2 双螺杆空压机转子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第17-20页
    1.4 螺杆式空压机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20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1-22页
        1.5.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5.2 主要内容第22页
    1.6 本章小结第22-24页
2 转子型线的设计与分析第24-40页
    2.1 转子型线的设计要素第24-25页
    2.2 转子型线的设计原则第25页
    2.3 转子的坐标方程第25-27页
    2.4 阴阳转子的基本几何特性第27-28页
    2.5 转子齿曲线、啮合线和共轭曲线方程第28-31页
        2.5.1 转子齿曲线方程第28-29页
        2.5.2 转子啮合线方程第29页
        2.5.3 转子共轭曲线方程第29-31页
    2.6 转子的齿面方程计算第31-34页
    2.7 转子的齿间面积、齿间容积和扭转角系数的计算第34-37页
        2.7.1 转子齿间面积计算第34-36页
        2.7.2 转子齿间容积计算第36-37页
        2.7.3 扭转角系数计算第37页
    2.8 阴阳转子接触线第37-38页
    2.9 本章小结第38-40页
3 基于啮合线设计转子型线的方法第40-54页
    3.1 啮合线坐标系的建立第40-41页
    3.2 基于啮合线原理的转子型线设计第41-43页
    3.3 转子啮合线的设计原则第43-45页
    3.4 啮合线类型对转子型线设计的影响第45-50页
    3.5 基于啮合线法的转子型线连续性的计算第50-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转子性能参数研究与计算第54-66页
    4.1 转子的性能参数研究第54-57页
        4.1.1 转子的泄漏三角第54-56页
        4.1.2 转子的密封容积第56-57页
    4.2 转子的参数选择与设计第57-60页
        4.2.1 转子的转速和圆周速度第57-58页
        4.2.2 转子螺旋线的导程和扭转角第58-59页
        4.2.3 转子直径和相对长度第59-60页
        4.2.4 压力比和级数第60页
    4.3 转子吸气口与排气口的设计第60-62页
        4.3.1 转子吸气口的设计第60-61页
        4.3.2 转子排气口的设计第61-62页
    4.4 转子喷油量计算第62-64页
    4.5 转子壳体的设计第64页
    4.6 本章小结第64-66页
5 转子模型的仿真分析第66-82页
    5.1 CFD的分析过程第66-67页
    5.2 CFD常用的模型第67-68页
    5.3 转子三维模型的建立第68-72页
    5.4 转子模型的流场分析第72-76页
        5.4.1 转子流场模型的网格划分第72-73页
        5.4.2 转子流场模型的流场分析第73-76页
    5.5 转子模型的静力学分析第76-78页
        5.5.1 转子网格划分第76页
        5.5.2 转子的有限元分析第76-78页
    5.6 转子模型的动力学仿真第78-81页
    5.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6.1 总结第82页
    6.2 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致谢第88-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IPO存量发行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