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梅州市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3 研究目的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3 简要评价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3.3 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0页
        2.1.1 新型职业农民第19页
        2.1.2 培育第19页
        2.1.3 培育效能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1页
        2.2.1 人力资本理论第20页
        2.2.2 农村社会学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1-28页
    3.1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第21-23页
        3.1.1 研究对象及调查样本第21页
        3.1.2 问卷设计第21页
        3.1.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第21-23页
    3.2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第23-24页
        3.2.1 培育对象第23页
        3.2.2 培育方式第23页
        3.2.3 培育实效第23-24页
    3.3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3.3.1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第24-25页
        3.3.2 农业劳动力结构失衡第25页
        3.3.3 培育模式传统单一第25页
        3.3.4 法律法规体系缺失第25页
        3.3.5 培育任务执行受限第25-26页
    3.4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原因第26-28页
        3.4.1 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的内因第26页
        3.4.2 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的外因第26-28页
第四章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的评价第28-36页
    4.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的衡量标准第28页
    4.2 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能分析第28-36页
        4.2.1 农民培训意愿的描述统计分析第28-31页
        4.2.2 培训内容把握度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1-32页
        4.2.3 培育后促进度的描述统计分析第32-33页
        4.2.4 相关性分析第33-35页
        4.2.5 分析研究总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经验借鉴第36-42页
    5.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国际经验第36-37页
        5.1.1 国家立法保障:美国的经验第36页
        5.1.2 完善农业教育体系:法国、日本的经验第36页
        5.1.3 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合作:德国、韩国的经验第36-37页
    5.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国内经验第37-40页
        5.2.1 家庭农场模式:山东胶州市的经验第37-38页
        5.2.2 培训工程模式:四川内江市的经验第38-40页
    5.3 对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启示第40-42页
        5.3.1 建设良好培育环境第40-41页
        5.3.2 建立长效培育机制第41页
        5.3.3 重视立法监管第41页
        5.3.4 重视机构联动第41-42页
第六章 促进梅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第42-45页
    6.1 加强培训政策的宣传第42页
    6.2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地点第42页
    6.3 优化农民培训内容、方式第42-43页
    6.4 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第43-45页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前景展望第45-47页
    7.1 结论第45页
    7.2 创新与不足第45-46页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调查附录第50-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环境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下一篇:密集焊接作业电焊烟尘扩散特性与控制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