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4-3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9-32页 |
1.2.1 整体情况概述 | 第20-23页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31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31-3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32-3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35-3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37-3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基础 | 第38-58页 |
2.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38-48页 |
2.1.1 学术期刊 | 第38-39页 |
2.1.2 学术期刊评价 | 第39-45页 |
2.1.3 学术期刊管理 | 第45-46页 |
2.1.4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关系分析 | 第46-48页 |
2.2 学术期刊质量与效率理论 | 第48-50页 |
2.2.1 学术期刊质量理论 | 第48-50页 |
2.2.2 学术期刊效率理论 | 第50页 |
2.3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模型 | 第50-54页 |
2.3.1 学术期刊评价理论 | 第50-51页 |
2.3.2 学术期刊评价模型 | 第51-54页 |
2.4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与模式 | 第54-58页 |
2.4.1 学术期刊管理理论 | 第54页 |
2.4.2 学术期刊管理模式 | 第54-58页 |
3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58-78页 |
3.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58-61页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58页 |
3.1.2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第58-61页 |
3.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1-64页 |
3.2.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 第61-63页 |
3.2.2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3-64页 |
3.3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4-70页 |
3.3.1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 第64-69页 |
3.3.2 电子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69-70页 |
3.4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0-78页 |
3.4.1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标准与指标选取 | 第70-74页 |
3.4.2 开放存取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4-78页 |
4 学术期刊分类评价实证研究 | 第78-85页 |
4.1 传统学术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 第78-81页 |
4.1.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第78-79页 |
4.1.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第79页 |
4.1.3 评价方法与流程 | 第79-80页 |
4.1.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80-81页 |
4.2 开放存取期刊评价实证研究 | 第81-85页 |
4.2.1 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 | 第81-82页 |
4.2.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第82-83页 |
4.2.3 评价方法与流程 | 第83页 |
4.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83-84页 |
4.2.5 开放存取期刊的发展趋势 | 第84-85页 |
5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机制与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 第85-118页 |
5.1 学术期刊质量控制及动态管理概述 | 第85-86页 |
5.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第86-96页 |
5.2.1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 第86-89页 |
5.2.2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第89-90页 |
5.2.3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 第90-93页 |
5.2.4 传统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 第93-96页 |
5.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第96-106页 |
5.3.1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 第96-98页 |
5.3.2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第98-100页 |
5.3.3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 第100-104页 |
5.3.4 电子学术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 第104-106页 |
5.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分析 | 第106-117页 |
5.4.1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概述 | 第106-109页 |
5.4.2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评价管理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 第109-110页 |
5.4.3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模型 | 第110-115页 |
5.4.4 开放存取期刊质量控制与动态管理机制构建 | 第115-117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117-118页 |
6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研究 | 第118-150页 |
6.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架分析 | 第118-123页 |
6.1.1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内涵 | 第118-119页 |
6.1.2 学术期刊评价与管理创新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119-123页 |
6.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建 | 第123-140页 |
6.2.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内涵 | 第123-124页 |
6.2.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框架与价值标准 | 第124-127页 |
6.2.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 | 第127-134页 |
6.2.4 基于质量与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与模型 | 第134-136页 |
6.2.5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评价实施机制 | 第136-140页 |
6.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构建 | 第140-149页 |
6.3.1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涵 | 第140-141页 |
6.3.2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流程分析 | 第141-142页 |
6.3.3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 | 第142-147页 |
6.3.4 基于质量和效率的学术期刊管理创新体系内容构建 | 第147-149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149-150页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150-154页 |
7.1 本文的结论 | 第150-152页 |
7.2 研究的不足 | 第152-153页 |
7.3 研究的展望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6页 |
后记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