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刺事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刺事人称谓及其所指代的人群 | 第10-11页 |
(二)研究状况与研究意义 | 第11-15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辽宋刺事人的构成 | 第16-26页 |
(一)辽朝刺事人的身份 | 第16-20页 |
1、辽朝商人 | 第16页 |
2、辽朝僧人 | 第16-17页 |
3、辽朝使者 | 第17-18页 |
4、两属民 | 第18页 |
5、宋朝公人 | 第18-19页 |
6、宋朝士兵 | 第19页 |
7、高丽使者 | 第19-20页 |
(二)宋朝刺事人的身份 | 第20-26页 |
1、宋朝边民 | 第20-21页 |
2、宋朝边臣 | 第21-22页 |
3、宋朝使者 | 第22-23页 |
4、两属民 | 第23页 |
5、辽朝百姓 | 第23-24页 |
6、高丽人 | 第24-26页 |
二、辽宋刺事人的活动 | 第26-34页 |
(一)刺事人的活动方式 | 第26-29页 |
1、政府有组织的刺事活动 | 第26-29页 |
2、个人自愿参与的刺事活动 | 第29页 |
(二)刺事人的活动内容 | 第29-34页 |
1、刺探军政情报 | 第29-31页 |
2、伺察经济信息 | 第31页 |
3、其他方面 | 第31-34页 |
三、辽宋刺事人的社会地位与命运 | 第34-43页 |
(一)辽宋刺事人的社会地位 | 第34-38页 |
1、管理层刺事人的社会地位 | 第34页 |
2、执行层刺事人的社会地位 | 第34-38页 |
(二)辽宋刺事人的命运 | 第38-41页 |
1、管理层刺事人的命运 | 第38-39页 |
2、执行层刺事人的命运 | 第39-41页 |
(三)辽宋刺事人地位差异与命运变化的原因 | 第41-43页 |
四、辽宋刺事人的历史作用 | 第43-49页 |
(一)影响辽宋双方的某些决策 | 第43-45页 |
(二)增进辽宋双方的了解与交流 | 第45-46页 |
(三)关系辽宋双方的战和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