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肥去向及平衡状况研究
符号说明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2-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 我国氮肥应用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尿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第12页 |
1.2.2 氮肥的利用率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氮素损失现状 | 第13-14页 |
1.2.4 我国氮肥施用现状与趋势 | 第14页 |
1.2.5 合理施用氮肥 | 第14-15页 |
1.2.6 我国氮肥类型与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3 腐植酸氮肥 | 第15-17页 |
1.3.1 腐植酸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1.3.2 腐植酸氮肥现状 | 第16-17页 |
1.4 问题及展望 | 第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8-20页 |
2.2.1 植株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18页 |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18-19页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页 |
2.2.4 计算参数及方法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6页 |
3.1 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 第20-34页 |
3.1.1 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3.1.1.1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1.2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2 氮肥的吸收利用 | 第22-25页 |
3.1.2.1 玉米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 第22-23页 |
3.1.2.2 小麦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 第23-25页 |
3.1.3 氮肥在土壤中残留与分布 | 第25-27页 |
3.1.3.1 玉米季氮肥在土壤中残留 | 第25页 |
3.1.3.2 玉米季无机态氮在土壤中分布 | 第25-26页 |
3.1.3.3 小麦季氮肥在土壤中残留 | 第26-27页 |
3.1.3.4 小麦季无机态氮在土壤中分布 | 第27页 |
3.1.4 氮肥损失 | 第27-30页 |
3.1.4.1 玉米季氮肥损失 | 第27-28页 |
3.1.4.2 玉米季土壤氨挥发动态 | 第28-29页 |
3.1.4.3 小麦季氮肥损失 | 第29-30页 |
3.1.4.4 小麦季土壤氨挥发动态 | 第30页 |
3.1.5 氮肥去向与平衡 | 第30-34页 |
3.1.5.1 周年内氮肥去向与合理施肥量 | 第30-32页 |
3.1.5.2 周年内土壤氮素平衡 | 第32-33页 |
3.1.5.3 玉米、小麦最佳施氮量 | 第33-34页 |
3.2 腐植酸氮肥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 第34-46页 |
3.2.1 腐植酸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1.1 腐植酸氮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1.2 腐植酸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腐植酸氮肥的吸收利用 | 第36-38页 |
3.2.2.1 玉米季氮肥的吸收利用 | 第36-37页 |
3.2.2.2 小麦季氮肥的吸收利用 | 第37-38页 |
3.2.3 腐植酸氮肥的残留与分布 | 第38-41页 |
3.2.3.1 玉米季氮肥的残留 | 第38-39页 |
3.2.3.2 玉米季无机态氮在土壤中的分布 | 第39-40页 |
3.2.3.3 小麦季氮肥的残留 | 第40页 |
3.2.3.4 小麦季无机态氮在土壤中的分布 | 第40-41页 |
3.2.4 氮素损失 | 第41-44页 |
3.2.4.1 玉米季氮肥损失 | 第41-42页 |
3.2.4.2 玉米季氨挥发动态 | 第42-43页 |
3.2.4.3 小麦季氮肥损失 | 第43页 |
3.2.4.4 小麦季氨挥发动态 | 第43-44页 |
3.2.5 腐植酸氮肥氮去向与平衡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51页 |
4.1 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 第46-49页 |
4.2 腐植酸氮肥对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 第49-51页 |
5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