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2.1 国外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2.3 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文献 | 第18页 |
1.2.4 对国内外文献研究的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6页 |
2.1 公允价值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1 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20页 |
2.1.2 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2.2 公允价值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2.2.1 决策有用论 | 第21页 |
2.2.2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全面收益理论 | 第22页 |
2.3 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公允价值计量的参数层次划分 | 第22-23页 |
2.3.2 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方法 | 第23-24页 |
2.4 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 | 第24-25页 |
2.4.1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 | 第24页 |
2.4.2 公允价值与重置成本 | 第24-25页 |
2.4.3 公允价值与可变现净值 | 第25页 |
2.4.4 公允价值与现值 | 第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上市公司应用现状的统计分析 | 第26-40页 |
3.1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上市公司资产及负债计量方面的应用现状 | 第26-33页 |
3.1.1 公允价值计量在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 | 第26-28页 |
3.1.2 公允价值计量在证券业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 | 第28-31页 |
3.1.3 公允价值计量在保险信托业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 | 第31-33页 |
3.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金融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 第33-40页 |
3.2.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银行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证券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3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保险信托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 第37-40页 |
4 研究设计 | 第40-44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40页 |
4.2 变量选择 | 第40-42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40-41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41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41-42页 |
4.3 模型构建 | 第42-44页 |
5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44-54页 |
5.1 样本数据 | 第44-48页 |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5.1.2 描述性统计 | 第45-48页 |
5.2 实证检验 | 第48-53页 |
5.2.1 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5.2.2 回归分析 | 第49-53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6.2.1 强化政府监督职能 | 第54页 |
6.2.2 规范公允价值应用环境 | 第54-55页 |
6.2.3 规范价值评估工作 | 第55页 |
6.2.4 加强对公允价值的深入研究 | 第55页 |
6.2.5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道德 | 第55-56页 |
6.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56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