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13-16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二) 病例分组 | 第13页 |
(三)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 糖尿病诊断标准 | 第13页 |
2.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3. 糖尿病肾病中医诊断 | 第14页 |
(四)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五)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六) 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15页 |
(七) 中止试验标准 | 第15-16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6-19页 |
(一)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16页 |
(三) 观察指标与方法 | 第16-17页 |
1. 疗效指标 | 第16-17页 |
2. 安全性指标 | 第17页 |
3. 疗效标准 | 第17页 |
(四) 统计学处理 | 第17-19页 |
三、研究结果 | 第19-23页 |
(一) 基本资料分析 | 第19-20页 |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第19页 |
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分析 | 第19页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19-20页 |
(二) 治疗结果分析 | 第20-23页 |
1. 两组患者疾病疗效比较 | 第20页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症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20-21页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第21页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比较情况 | 第21页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的比较 | 第21-22页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 第22页 |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的比较 | 第22-23页 |
四、分析与讨论 | 第23-32页 |
(一) 关于降糖保肾1号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立论依据 | 第23-25页 |
1. 气阴两虚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根本 | 第23-24页 |
2. 久病必瘀—瘀血内生是糖尿病肾病常见的病理现象 | 第24-25页 |
(二) 降糖保肾1号方的组方分析 | 第25-28页 |
(三) 临床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1. 对疾病总体疗效的影响 | 第28页 |
2. 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 第28-29页 |
3. 对患者总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 | 第29页 |
4. 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 第29页 |
5. 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 第29页 |
6. 对尿白蛋白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的观察 | 第29-30页 |
7. 对患者血压、血脂影响 | 第30页 |
8. 安全指标的观察 | 第30页 |
(四) 问题及展望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表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文献综述 | 第42-50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