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一) 集体行动的理论解释 | 第11-17页 |
| 1 集体行动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 2 集体行动的理论视角 | 第12-17页 |
| (二) 集体行动双重路径模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 1 集体行动双重路径模型 | 第17-19页 |
| 2 集体行动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三) 集体行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 ·集体行动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集体行动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5-28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 (二) 研究思路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集体行动双重路径模型系列实验 | 第28-57页 |
| (一) 实验一 程序不公平对集体行动双重路径的影响 | 第28-35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8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 ·被试 | 第28-29页 |
| ·实验设计 | 第29页 |
| ·实验程序 | 第29页 |
| ·因变量研究工具 | 第29-31页 |
| 3 结果 | 第31-34页 |
| ·操纵有效性检验 | 第32页 |
| ·假设检验 | 第32-33页 |
| ·模型检验 | 第33-34页 |
| 4 讨论 | 第34-35页 |
| ·程序公平操纵有效性 | 第34页 |
| ·集体行动双重路径模型 | 第34-35页 |
|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35页 |
| (二) 实验二 群体气愤和群体效能对集体行动意愿的影响 | 第35-45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35-37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37-40页 |
| ·被试 | 第37页 |
| ·实验设计 | 第37页 |
| ·实验程序 | 第37-38页 |
| ·因变量研究工具 | 第38-40页 |
| 3 结果 | 第40-43页 |
| ·操纵有效性检验 | 第40-41页 |
| ·假设检验 | 第41页 |
| ·双重路径模型检验 | 第41-42页 |
| ·社会认同对群体效能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42-43页 |
| 4 讨论 | 第43-45页 |
| ·群体气愤和群体效能操纵有效性 | 第43页 |
| ·直接验证集体行动双重路径模型 | 第43-44页 |
| ·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 | 第44-45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45页 |
| (三) 实验三集体行动类型对集体行动双重路径模型的影响 | 第45-52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45-46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 ·被试 | 第46页 |
| ·实验设计 | 第46页 |
| ·实验程序 | 第46页 |
| ·因变量研究工具 | 第46-47页 |
| 3 结果 | 第47-51页 |
| ·操纵有效性检验 | 第48页 |
| ·假设检验 | 第48-50页 |
| ·双重路径模型检验 | 第50-51页 |
| 4 讨论 | 第51-52页 |
| ·群体气愤和群体效能操纵有效性 | 第51页 |
| ·不同类型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 | 第51-52页 |
| (四) 总体讨论 | 第52-55页 |
| 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 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54-55页 |
| 3 研究限制与展望 | 第55页 |
| (五) 结论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