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初中班级自主管理行动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 理论意义第12页
        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三) 核心概念第13-15页
        1. 班级管理第13-14页
        2. 班级自主管理第14页
        3. 班级凝聚力第14-15页
    (四)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1. 研究内容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五) 本研究流程第17-18页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8-25页
    (一) 文献综述第18-21页
        1. 国外自主管理研究第18-19页
        2. 国内自主管理研究第19-21页
    (二) 自主管理相关理论第21-25页
        1. 人本主义理论第22页
        2. 目标管理理论第22-23页
        3. 自主管理思想的萌发第23-25页
三、A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现状调查及自主管理方案的制订第25-32页
    (一) 调查目的第25页
    (二) 调查方法与过程第25-26页
        1. 被试第25-26页
        2. 工具第26页
        3. 步骤第26页
    (三) 调查结果第26-30页
        1.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上仍处于支配地位第26-28页
        2. 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面不广第28-29页
        3. 学生在班里的自我认同感低第29页
        4. 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不强第29-30页
    (四) 讨论与分析第30-32页
        1. 班级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第30页
        2. 班级管理现状讨论分析第30-32页
四、提升班级自主管理能力的行动研究第32-50页
    (一) 研究目的第32页
    (二) 研究方法第32-38页
        1. 被试第32-33页
        2. 工具与材料第33页
        3. 自主管理方法第33-38页
            (1) 目标第34页
            (2) 管理体制第34-35页
            (3) 职责分工第35-36页
            (4) 管理策略第36-37页
            (5) 评价机制第37-38页
        4. 数据处理第38页
    (三) 研究结果第38-48页
        1. 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第38-41页
        2. 前测结果第41-43页
        3. 后测结果第43-48页
    (四) 本章小结第48-50页
五、综合讨论与分析第50-56页
    (一) 班级自主管理为何能显著提升班级凝聚力第50-53页
        1. 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感受到民主与平等第50-52页
        2. 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价值与尊严第52-53页
        3. 开展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团结与和谐第53页
    (二) 班级凝聚力为何能显著提高学业成绩第53-55页
        1. 成就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第54页
        2. 班风学风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第54-55页
    (三) 对班级自主管理不足的反思第55-56页
六、优化班级自主管理方案的建议第56-62页
    (一) 在管理策略上的优化第56-60页
        1. 细化班级管理目标,以目标激励推动管理建设第56-57页
        2. 改进小组成员构建形式:民主选组长,组长选组员第57-58页
        3. 引导学生将班务工作合理化、细致化,做到责任明确,公平公正第58-59页
        4. 运用小组内部力量,引导小组内部教育第59-60页
    (二) 在评价机制上的优化第60-62页
        1. 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第60页
        2. 评价的形式要多元化和有吸引力第60-62页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1 班级管理状况学生调查问卷第66-68页
附录2 班级管理状况教师调查问卷第68-69页
附录3 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第69-71页
附录4 任课教师调查问卷第71-72页
附录5 学校领导访谈提纲第72-73页
附录6 教师访谈提纲第73-74页
附录7 学生访谈提纲第74-75页
后记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族民间对舞文化基因发展研究--以海阳秧歌锢漏与王大娘对舞为例
下一篇:论舞蹈节奏在表演中的重要性--以山东秧歌作品《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