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农业用水效率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2 水足迹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3 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3.3 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23-3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2.1.1 水足迹理论 | 第23页 |
2.1.2 GIS空间分析理论 | 第23-24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24-26页 |
2.2.1 气象数据 | 第24-25页 |
2.2.2 统计资料 | 第25页 |
2.2.3 地面调查数据 | 第25-26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6-32页 |
2.3.1 水足迹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3.2 GIS空间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现状 | 第33-50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33-35页 |
3.1.1 地理位置 | 第33-34页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4-35页 |
3.2 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 | 第35-42页 |
3.2.1 吉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 | 第35-37页 |
3.2.2 吉林省粮食生产时间变化特征 | 第37-39页 |
3.2.3 吉林省粮食生产空间变化特征 | 第39-42页 |
3.3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第42-49页 |
3.3.1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评价指数 | 第42-43页 |
3.3.2 省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 | 第43-45页 |
3.3.3 县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 | 第45-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水足迹时空变化特征 | 第50-76页 |
4.1 吉林省粮食生产水足迹时间序列变化 | 第50-57页 |
4.1.1 玉米生产水足迹时间序列变化 | 第50-52页 |
4.1.2 水稻生产水足迹时间序列变化 | 第52-55页 |
4.1.3 大豆生产足迹时间序列变化 | 第55-57页 |
4.2 吉林省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特征 | 第57-64页 |
4.2.1 玉米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 | 第57-60页 |
4.2.2 水稻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 | 第60-62页 |
4.2.3 大豆生产水足迹空间分布 | 第62-64页 |
4.3 吉林省粮食生产水足迹空间格局差异 | 第64-74页 |
4.3.1 总体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64-65页 |
4.3.2 水足迹热点分析 | 第65-69页 |
4.3.3 空间变差分析 | 第69-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分析 | 第76-89页 |
5.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第76-78页 |
5.1.1 GWR模型简介 | 第76-77页 |
5.1.2 GWR基本模型 | 第77-78页 |
5.2 粮食生产水足迹GWR模型变量选择 | 第78-81页 |
5.2.1 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78-79页 |
5.2.2 GWR模型构建和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5.3 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因素时空差异分析 | 第81-88页 |
5.3.1 降水量对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 第81-82页 |
5.3.2 气温对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 第82-84页 |
5.3.3 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 第84-85页 |
5.3.4 农业机械化动力对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 第85-87页 |
5.3.5 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水足迹影响的空间变异特征 | 第87-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评价 | 第89-105页 |
6.1 研究方法 | 第89-91页 |
6.1.1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第89-90页 |
6.1.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90-91页 |
6.1.3 评价指标体系 | 第91页 |
6.2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分析 | 第91-97页 |
6.2.1 县域单元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第92-97页 |
6.2.2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地区差异 | 第97页 |
6.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变化分析 | 第97-102页 |
6.3.1 县域单元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变化 | 第97-102页 |
6.3.2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变化的地区差异 | 第102页 |
6.4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措施 | 第102-104页 |
6.4.1 降低粮食生产水足迹 | 第102-103页 |
6.4.2 建立粮食生产节水体系 | 第103-10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5-106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