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7页 |
·缺血性脑中风 | 第13页 |
·磁共振成像 | 第13-14页 |
·磁敏感加权成像 | 第14-15页 |
·本文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磁敏感加权成像原理 | 第17-25页 |
·磁敏感性原理 | 第17-18页 |
·顺磁性和抗磁性 | 第17-18页 |
·组织磁敏感性 | 第18页 |
·成像原理 | 第18-25页 |
·GRE脉冲序列 | 第18-19页 |
·SWI成像方法 | 第19-21页 |
·相位蒙片加权 | 第21-23页 |
·mIP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脑缺血大鼠微出血的磁敏感加权成像 | 第25-40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6-29页 |
·动物模型 | 第26页 |
·MRI检查 | 第26-27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数据统计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5页 |
·T2WI和DWI对脑缺血损伤的研究 | 第29-30页 |
·脑组织在缺血4小时和24小时相对T2弛豫时间的变化 | 第30-31页 |
·SWI在脑缺血损伤的BBB开放期对CMBs的研究 | 第31-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CMBs在缺血区域的分布 | 第35-36页 |
·CMBs的分布和T2高信号的形成 | 第36-37页 |
·CMBs与BBB开放的关系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页 |
·本项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正常人脑深部核团铁含量的磁敏感加权成像 | 第40-52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5页 |
·研究对象 | 第41页 |
·MRI参数 | 第41-42页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2-44页 |
·数据统计 | 第44-45页 |
·结果 | 第45-49页 |
·讨论 | 第49-51页 |
·SWI在脑铁含量测量中的优越性 | 第49-50页 |
·选择CSF为测量阈值的优越性 | 第50页 |
·铁在正常人脑部核团的分布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页 |
·本项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展望——磁敏感加权成像对磁敏感性组织的研究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