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23页 |
1.1 纳米材料 | 第12-14页 |
1.1.1 纳米材料的分类 | 第12页 |
1.1.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1.1.3 纳米材料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 复合电沉积的研究 | 第14-18页 |
1.2.1 复合电沉积机理及模型 | 第14-16页 |
1.2.2 复合电沉积技术的优势 | 第16-17页 |
1.2.3 复合电沉积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脉冲电沉积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1 脉冲电沉积的发展历史 | 第18-19页 |
1.3.2 脉冲电沉积的原理 | 第19-20页 |
1.4 Ni-Co基镀层的研究 | 第20-22页 |
1.4.1 Ni-Co合金的镀液类型 | 第20-21页 |
1.4.2 Ni-Co基复合镀层的发展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的工作 | 第22-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2 实验装置图 | 第24-25页 |
2.3 镀液组成及电镀参数 | 第25页 |
2.4 镀层的制备 | 第25-26页 |
2.5 SEM形貌观测及EDS分析 | 第26页 |
2.6 XRD结构分析 | 第26-27页 |
2.7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7页 |
2.8 耐高温测试 | 第27页 |
2.9 耐腐蚀测试 | 第27-28页 |
3 高频脉冲电沉积工艺研究 | 第28-35页 |
3.1 纳米颗粒的分散问题 | 第28-30页 |
3.2 施镀工艺设计 | 第30-32页 |
3.2.1 溶液的pH | 第30页 |
3.2.2 溶液的温度 | 第30-31页 |
3.2.3 平均电流密度 | 第31页 |
3.2.4 占空比 | 第31-32页 |
3.3 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和Ni-Co合金镀层 | 第32-34页 |
3.4 小结 | 第34-35页 |
4 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的形貌组成及结构分析 | 第35-44页 |
4.1 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表面形貌 | 第35-38页 |
4.1.1 不同频率制备的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的SEM | 第35-37页 |
4.1.2 不同占空比制备的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的SEM | 第37-38页 |
4.2 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的相结构 | 第38-40页 |
4.3 镀层中ZrO_2含量的影响因素 | 第40-43页 |
4.3.1 占空比 | 第40-41页 |
4.3.2 平均电流密度 | 第41-42页 |
4.3.3 脉冲频率 | 第42页 |
4.3.4 镀液中ZrO_2含量 | 第42-43页 |
4.4 小结 | 第43-44页 |
5 Ni-Co/ZrO_2纳米复合镀层的性能研究 | 第44-57页 |
5.1 镀层的显微硬度研究 | 第44-48页 |
5.1.1 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5.1.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5-48页 |
5.2 镀层的耐高温性能 | 第48-52页 |
5.2.1 ZrO_2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2 高温氧化后的结构形貌 | 第50-52页 |
5.3 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 第52-55页 |
5.3.1 抗腐蚀技术的意义 | 第52-53页 |
5.3.2 电化学交流阻抗实验及结果 | 第53-55页 |
5.4 小结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5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5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