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前言 | 第8-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游泳概念的界定 | 第8页 |
1.1.2 游泳运动在国内外开展的现状 | 第8-11页 |
1.1.3 制约我国高校游泳教学效果的因素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2.1 关于深水教学法的相关定义 | 第12页 |
1.2.2 我国普通高校游泳教学的目标和理念 | 第12-13页 |
1.2.3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游泳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2.4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游泳教学中教学方法选用的现状 | 第14-17页 |
1.2.5 利用辅助器材进行深水教学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3.2.1 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 第20页 |
1.3.2.2 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和场馆合理利用的需要 | 第20-21页 |
1.3.2.3 符合游泳课程开展的本质需要有利于体育终身观念的形成 | 第21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页 |
1.4.2 研究的主要目标 | 第21-23页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3页 |
2.2.2 专家访谈法 | 第23页 |
2.2.3 实验法 | 第23页 |
2.2.3.1 实验安排 | 第23页 |
2.2.4 问卷调查法 | 第23-25页 |
2.2.4.1 问卷的设计 | 第23-24页 |
2.2.4.2 问卷发放对象 | 第24页 |
2.2.4.3 问卷调查时间 | 第24页 |
2.2.4.4 问卷回收率 | 第24页 |
2.2.4.5 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24-25页 |
2.2.4.6 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5页 |
2.2.5 观察法 | 第25页 |
2.2.6 数理统计法 | 第25页 |
2.2.7 对比分析法 | 第25页 |
2.2.8 实验工具 | 第25-26页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3.1 在深水进行游泳初级教学的实验设计 | 第26-28页 |
3.1.1 在深水进行游泳初级教学实验的理论依据 | 第26页 |
3.1.2 在深水区进行游泳初级教学实验的器材 | 第26-28页 |
3.1.2.1 实验器材 | 第26-27页 |
3.1.2.2 实验器材(漂浮袖)的佩戴方法 | 第27-28页 |
3.2 在深水进行游泳初级教学的实验 | 第28-38页 |
3.2.1 实验控制 | 第28-30页 |
3.2.1.1 实验对象 | 第28页 |
3.2.1.2 实验过程 | 第28-29页 |
3.2.1.3 实验时间 | 第29页 |
3.2.1.4 实验地点 | 第29页 |
3.2.1.5 授课教师 | 第29页 |
3.2.1.6 实验进度 | 第29页 |
3.2.1.7 技能考核 | 第29-30页 |
3.2.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2.3 深水游泳初级教学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3.2.3.1 利用漂浮袖在深水进行游泳初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 | 第31页 |
3.2.3.2 在深水区进行游泳初级教学与传统游泳教学对教学场地要求的调查与分析 | 第31-32页 |
3.2.3.3 佩戴漂浮袖进行深水区游泳初级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在熟悉水性阶段漂浮距离的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3.2.3.4 深水游泳教学与传统游泳教学在蛙泳教学中最终游距的对比分析 | 第33-34页 |
3.2.3.5 利用漂浮袖在深水进行教学与传统教学蛙泳技术评定成绩的对比分析 | 第34页 |
3.2.3.6 佩戴漂浮袖直接进行深水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第34-35页 |
3.2.3.7 实验组借助漂浮袖进行深水游泳初级教学实验后发放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3.2.3.8 在深水进行游泳初级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 第36-38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4.1 结论 | 第38页 |
4.2 建议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件 | 第46-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