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分类 | 第14-16页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 第16-21页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料作物上的应用 | 第17-19页 |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葡萄)的应用 | 第19-20页 |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辣椒)的应用 | 第20-21页 |
1.3 芸苔素内酯在农作物上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21-24页 |
1.4 苯肽胺酸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24-25页 |
1.4.1 苯肽胺酸理化性质 | 第24页 |
1.4.2 苯肽胺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3 苯肽胺酸的毒性及安全性研究 | 第25页 |
1.5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设计思路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苯肽胺酸对温室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7-42页 |
2.1 材料 | 第27-28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7-28页 |
2.1.1.1 供试作物 | 第27页 |
2.1.1.2 供试药剂 | 第27页 |
2.1.1.3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2.1.1.4 主要设备 | 第27-28页 |
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8-30页 |
2.2.1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2.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2.2.3 辣椒叶片生理效应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2页 |
2.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0-33页 |
2.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2.4.3 苯肽胺酸对辣椒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5-42页 |
2.4.3.1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3.2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3.3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2.4.3.4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37页 |
2.4.3.5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37-42页 |
第三章 苯肽胺酸对大田条件下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2-66页 |
3.1 材料 | 第42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42页 |
3.1.1.1 供试作物 | 第42页 |
3.1.1.2 供试药剂 | 第42页 |
3.1.1.3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3.1.1.4 主要设备 | 第42页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42-46页 |
3.2.1 试验设计 | 第42-43页 |
3.2.2 植株形态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43页 |
3.2.3 辣椒叶片生理效应测定方法 | 第43页 |
3.2.4 辣椒产量的测定方法 | 第43页 |
3.2.5 辣椒品质效应的测定方法 | 第43-46页 |
3.2.5.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3.2.5.2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3.2.5.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第44-45页 |
3.2.5.4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第45页 |
3.2.5.5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45-46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6-66页 |
3.4.1 苯肽胺酸对辣椒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46页 |
3.4.2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6-51页 |
3.4.3 苯肽胺酸对辣椒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1-57页 |
3.4.3.1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51-54页 |
3.4.3.2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4-56页 |
3.4.3.3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6页 |
3.4.3.4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3.5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57页 |
3.4.3.6 苯肽胺酸对辣椒叶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 第57页 |
3.4.4 苯肽胺酸对辣椒前期产量的影响 | 第57-63页 |
3.4.5 苯肽胺酸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63-66页 |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 第66-70页 |
4.1 苯肽胺酸对辣椒有一定的促长作用 | 第66-67页 |
4.2 苯肽胺酸能够诱导辣椒植株抗逆性增强 | 第67-68页 |
4.3 苯肽胺酸具有良好的增产效应 | 第68页 |
4.4 苯肽胺酸可改善辣椒果实品质 | 第68-69页 |
4.5 苯肽胺酸作为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第69页 |
4.6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附图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