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品牌 | 第20页 |
2.1.2 区域品牌 | 第20页 |
2.1.3 农产品品牌 | 第20页 |
2.1.4 农产品区域品牌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钻石模型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农业产业集群理论 | 第22页 |
2.2.3 品牌识别理论 | 第22-24页 |
3 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概况——以武夷山茶产业为例 | 第24-31页 |
3.1 武夷山茶产业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3.2 武夷山茶产业区域品牌发展的主体 | 第25-26页 |
3.2.1 政府 | 第25页 |
3.2.2 农业企业 | 第25页 |
3.2.3 农业行业协会 | 第25-26页 |
3.2.4 农户 | 第26页 |
3.3 武夷山茶产业发展现状 | 第26-28页 |
3.3.1 茶产业发展迅速,茶企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提升 | 第26-27页 |
3.3.2 以农产品区域品牌带动茶产业发展,成果颇丰 | 第27-28页 |
3.3.3 强调龙头企业带动,促进茶产业区域品牌发展 | 第28页 |
3.4 武夷山茶产业区域品牌发展优势分析 | 第28-31页 |
3.4.1 拥有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 | 第29页 |
3.4.2 独特历史工艺的传承 | 第29页 |
3.4.3 市场空间的潜力巨大 | 第29页 |
3.4.4 推进茶与旅游紧密结合 | 第29-30页 |
3.4.5 拥有业内公认的品牌美誉度 | 第30-31页 |
4 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武夷山茶产业为例 | 第31-38页 |
4.1 武夷山茶产业品牌发展影响因素梳理 | 第31-32页 |
4.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关键影响因素选择 | 第32-38页 |
4.2.1 DEMATEL方法简介 | 第33页 |
4.2.2 研究步骤阐述 | 第33-35页 |
4.2.3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5 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8-45页 |
5.1 政府因素 | 第38-39页 |
5.1.1 缺乏政府主体宏观顶层设计 | 第38页 |
5.1.2 政府对品牌监管执法落实不力 | 第38-39页 |
5.1.3 政府对微型企业管理功能较弱,易造成产能过剩 | 第39页 |
5.2 企业因素 | 第39-41页 |
5.2.1 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主体意识薄弱 | 第40页 |
5.2.2 农产品销售渠道少 | 第40-41页 |
5.2.3 区域品牌科技含量低和技术创新不足 | 第41页 |
5.3 行业因素 | 第41-42页 |
5.3.1 农产品区域品牌行业管理不到位 | 第41-42页 |
5.3.2 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 第42页 |
5.4 农户因素 | 第42-45页 |
5.4.1 农户区域品牌意识淡薄 | 第42-43页 |
5.4.2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致质量安全存隐患 | 第43页 |
5.4.3 农户的素质有待提高 | 第43-45页 |
6 福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45-52页 |
6.1 政府层面 | 第46-47页 |
6.1.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品牌发展 | 第46页 |
6.1.2 严格执法,完善品牌监管体系 | 第46-47页 |
6.1.3 整合现有企业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 第47页 |
6.1.4 牢固树立区域品牌意识,做好区域品牌战略规划 | 第47页 |
6.2 企业层面 | 第47-49页 |
6.2.1 增强农产品区域品牌经营主体品牌意识 | 第48页 |
6.2.2 运用互联网+模式,增加销售渠道 | 第48-49页 |
6.2.3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 第49页 |
6.3 行业层面 | 第49-50页 |
6.3.1 组建行业平台 | 第49-50页 |
6.3.2 带动区域品牌龙头企业紧密联系企业 | 第50页 |
6.4 农户层面 | 第50-52页 |
6.4.1 提高农户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意识 | 第50页 |
6.4.2 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有机农产品 | 第50-51页 |
6.4.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第51-5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7.1 结论 | 第52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