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内聚光式真空集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太阳能热利用概述 | 第12-14页 |
| 1.2.1 太阳能利用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 | 第13-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8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2章 太阳辐射模型分析 | 第19-28页 |
| 2.1 太阳常数 | 第19-20页 |
| 2.2 太阳角方程 | 第20-22页 |
| 2.2.1 赤纬角 | 第20页 |
| 2.2.2 时角 | 第20-21页 |
| 2.2.3 太阳高度角 | 第21页 |
| 2.2.4 太阳方位角 | 第21页 |
| 2.2.5 太阳入射角 | 第21-22页 |
| 2.3 太阳辐射强度分析 | 第22-26页 |
| 2.3.1 地球大气层外上界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 | 第22-23页 |
| 2.3.2 地表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 | 第23-24页 |
| 2.3.3 地表倾斜面上的太阳辐射 | 第24-26页 |
| 2.4 吉林地区太阳辐射强度计算 | 第26-27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CPC内聚光式集热器光学特性分析 | 第28-36页 |
| 3.1 集热器聚光结构分析 | 第28-30页 |
| 3.2 集热器光学性能分析 | 第30-35页 |
| 3.2.1 MonteCarl光线追踪原理 | 第30页 |
| 3.2.2 集热器光学结构模型 | 第30-31页 |
| 3.2.3 光学路径分析 | 第31-33页 |
| 3.2.4 能流密度分析 | 第33-35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CPC内聚光式集热器传热模型研究 | 第36-49页 |
| 4.1 数值模拟软件简介 | 第36-40页 |
| 4.1.1 辐射模型 | 第36-37页 |
| 4.1.2 DO模型的选取 | 第37-38页 |
| 4.1.3 太阳加载模型 | 第38-39页 |
| 4.1.4 太阳计算器 | 第39-40页 |
| 4.2 集热器模型的建立及假设 | 第40-44页 |
| 4.2.1 物理模型 | 第40页 |
| 4.2.2 数学模型 | 第40-44页 |
| 4.3 模拟参数设置 | 第44-48页 |
| 4.3.1 边界条件 | 第44-45页 |
| 4.3.2 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 4.3.3 求解参数设置 | 第46-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集热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 第49-59页 |
| 5.1 太阳辐照度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 | 第49-53页 |
| 5.2 环形空间压力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 5.3 工质流速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 5.4 安置倾角对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