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异丁烷及异丁烯背景 | 第9-10页 |
1.2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1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反应途径 | 第10页 |
1.2.2 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3 Ni_2P的性质及对异丁烷脱氢的应用 | 第11-16页 |
1.3.1 Ni_2P的物性与结构 | 第11-13页 |
1.3.2 Ni_2P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3.3 Ni_2P在异丁烷脱氢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 高分散Ni_2P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16-21页 |
1.4.1 柠檬酸溶胶-凝胶法 | 第17-19页 |
1.4.2 海藻酸溶胶-凝胶法 | 第19-21页 |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28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3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3-25页 |
2.2.1 高分散CA-Ni_2P/AC催化剂 | 第23-24页 |
2.2.2 高分散碳包裹Ni_2P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5-26页 |
2.3.1 X射线电子衍射(XRD) | 第25页 |
2.3.2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5页 |
2.3.3 红外光谱(IR) | 第25页 |
2.3.4 氢气程序升温脱附(H_2-TPD) | 第25页 |
2.3.5 比表面积(BET)及孔结构测定 | 第25页 |
2.3.6 热重分析(TG/DTG) | 第25-26页 |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ICP-MS) | 第26页 |
2.3.8 CO脉冲吸附(CO chemisorption) | 第26页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6页 |
2.4 催化剂评价过程及装置 | 第26-28页 |
第三章 CA-Ni_2P/AC催化剂结构及催化异丁烷脱氢性能 | 第28-48页 |
3.1 CA-Ni_2P/AC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分析 | 第28-38页 |
3.1.1 柠檬酸镍干凝胶IR结果讨论 | 第28-29页 |
3.1.2 柠檬酸镍凝胶的粘度变化结果讨论 | 第29-30页 |
3.1.3 柠檬酸镍凝胶TG/DTG结果讨论 | 第30-31页 |
3.1.4 催化剂前驱体XRD结果讨论 | 第31-33页 |
3.1.5 CA-Ni_2P/AC催化剂XRD结果讨论 | 第33-34页 |
3.1.6 CA-Ni_2P/AC催化剂TEM结果讨论 | 第34-35页 |
3.1.7 煅烧条件对CA-Ni_2P/AC催化剂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8 磷化条件对CA-Ni_2P/AC催化剂结构和组成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 催化剂的化学吸附性能 | 第38-39页 |
3.3 催化剂的异丁烷脱氢性能 | 第39-44页 |
3.3.1 柠檬酸添加量对CA-Ni_2P/AC催化异丁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3.3.2 煅烧温度及时间对CA-Ni_2P/AC催化剂催催化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磷化温度对CA-Ni_2P/A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页 |
3.4 催化剂失活探究 | 第44-47页 |
3.5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碳包裹Ni_2P催化剂结构及催化异丁烷脱氢性能 | 第48-68页 |
4.1 碳包裹催化剂的组成与结构分析 | 第49-59页 |
4.1.1 碳包裹Ni_2P-ADC催化剂的制备机理 | 第49-50页 |
4.1.2 催化剂IR结果讨论 | 第50-52页 |
4.1.3 催化剂TEM结果讨论 | 第52-53页 |
4.1.4 催化剂XRD结果讨论 | 第53-55页 |
4.1.5 催化剂XPS结果讨论 | 第55-57页 |
4.1.6 催化剂BET及孔结构结果讨论 | 第57-59页 |
4.2 催化剂的化学吸附性能结果讨论 | 第59-61页 |
4.3 催化剂CO化学吸附结果及讨论 | 第61-62页 |
4.4 催化剂的异丁烷脱氢性能 | 第62-66页 |
4.5 催化剂失活探究 | 第66-67页 |
4.6 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