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佛教史论文

卢舍那佛形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厘定第9-15页
        一、卢舍那佛信仰的产生与发展第9-11页
        二、卢舍那佛信仰的演变第11-13页
        三、概念界定第13-15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第17-20页
第二章 卢舍那佛的类型学分析第20-51页
    第一节 型式划分第20-49页
    第二节 分期第49-51页
第三章 卢舍那佛的分区第51-60页
    第一节 各区卢舍那佛的特征第51-56页
    第二节 区域性差异形成的社会背景第56-60页
第四章 相关问题研究第60-70页
    第一节 奉先寺卢舍那佛形态世俗化的缘由第60-64页
        一、佛教对世俗王权的依附第60-61页
        二、武氏政治目的的需要第61-63页
        三、迁都洛阳第63-64页
    第二节 奉先寺卢舍那佛为武则天的模拟面身像考证第64-70页
        一、卢舍那佛龛修建的年代第64-65页
        二、相关文献记载第65-67页
        三、历代武则天画像与卢舍那佛像对比第67-70页
第五章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表 卢舍那佛统计表第76-85页
个人简历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市某农村40岁以上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现况研究
下一篇:郑州商城白家庄期遗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