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8-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20-24页 |
1.2.1 本文核心概念 | 第20-22页 |
1.2.2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8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8-42页 |
2.1 概述 | 第28页 |
2.2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 第28-38页 |
2.2.1 大小交路(多交路)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 第28-33页 |
2.2.2 发车频率及发车间隔研究 | 第33-35页 |
2.2.3 列车时刻表优化研究 | 第35-38页 |
2.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3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8页 |
3.1 概述 | 第42页 |
3.2 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1页 |
3.2.1 客流需求 | 第42-47页 |
3.2.2 运力资源 | 第47-49页 |
3.2.3 行车条件 | 第49-51页 |
3.3 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实践研究 | 第51-56页 |
3.3.1 大小交路运营线路概况 | 第51-54页 |
3.3.2 线路特征分析 | 第54-55页 |
3.3.3 客流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4 城市轨道交通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 第58-76页 |
4.1 概述 | 第58页 |
4.2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 第58-61页 |
4.2.1 大小交路抽象描述 | 第59页 |
4.2.2 基本假设及定义 | 第59-61页 |
4.3 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模型构建 | 第61-63页 |
4.3.1 目标函数 | 第61-62页 |
4.3.2 约束条件 | 第62-63页 |
4.4 模型求解算法 | 第63-67页 |
4.4.1 模型求解思路及步骤 | 第63-65页 |
4.4.2 求解算法设计 | 第65-67页 |
4.5 算例研究 | 第67-74页 |
4.5.1 算例及模型参数 | 第67-69页 |
4.5.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4.5.3 灵敏度分析 | 第71-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5 考虑满载率均衡性的大小交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 第76-100页 |
5.1 概述 | 第76页 |
5.2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 第76-80页 |
5.2.1 问题描述 | 第76-78页 |
5.2.2 基本假设及符号定义 | 第78-80页 |
5.3 双层规划模型 | 第80-86页 |
5.3.1 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 | 第81-85页 |
5.3.2 满载率均衡性优化模型 | 第85-86页 |
5.4 模型求解算法 | 第86-89页 |
5.4.1 模型求解思路 | 第86-87页 |
5.4.2 求解算法设计 | 第87-89页 |
5.5 算例研究 | 第89-98页 |
5.5.1 算例及参数取值 | 第89-90页 |
5.5.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90-93页 |
5.5.3 灵敏度分析 | 第93-9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6 考虑客流时变特性的大小交路列车时刻表优化研究 | 第100-130页 |
6.1 概述 | 第100页 |
6.2 客流时变特性分析 | 第100-101页 |
6.3 问题描述及基本假设 | 第101-104页 |
6.3.1 问题描述 | 第101-102页 |
6.3.2 基本假设及符号定义 | 第102-104页 |
6.4 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 | 第104-110页 |
6.4.1 目标函数 | 第104-106页 |
6.4.2 约束条件 | 第106-107页 |
6.4.3 乘客数量计算 | 第107-110页 |
6.5 求解方法及算法设计 | 第110-120页 |
6.5.1 模型求解思路 | 第110-114页 |
6.5.2 仿真流程设计 | 第114-118页 |
6.5.3 遗传算法设计 | 第118-120页 |
6.6 算例研究 | 第120-127页 |
6.6.1 算例设计及参数取值 | 第120-122页 |
6.6.2 优化结果 | 第122-127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27-130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8页 |
7.1 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 第130-134页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134-136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4页 |
附录 | 第144-15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2-15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