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可靠性工程概述 | 第8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11页 |
1.2.1 可靠性分析现状 | 第9页 |
1.2.2 可靠性维修性设计方法现状 | 第9-10页 |
1.2.3 基于可靠性的维修管理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1 工程机械可靠性研究 | 第11-12页 |
1.3.2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 第12页 |
1.4 本课题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1.4.1 本课题来源及目的 | 第12页 |
1.4.2 本论文研究安排 | 第12-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18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4-15页 |
2.2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第15-17页 |
2.2.1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15-16页 |
2.2.2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和框架 | 第16-1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工程机械可靠性与维修性研究 | 第18-35页 |
3.1 工程机械可靠性模型 | 第18-22页 |
3.1.1 工程机械可靠性建模 | 第18-19页 |
3.1.2 常用的可靠性模型 | 第19-22页 |
3.2 工程机械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 第22-26页 |
3.2.1 工程机械可靠性分配 | 第22-24页 |
3.2.2 工程机械可靠性预计 | 第24-26页 |
3.3 工程机械可靠性框图 | 第26-27页 |
3.4 工程机械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 | 第27-31页 |
3.4.1 工程机械故障模式分析 | 第27-28页 |
3.4.2 工程机械故障原因分析 | 第28页 |
3.4.3 工程机械故障影响分析 | 第28页 |
3.4.4 工程机械严酷度定义 | 第28-29页 |
3.4.5 工程机械的故障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3.4.6 工程机械危害度分析 | 第30-31页 |
3.5 工程机械故障树分析 | 第31-33页 |
3.5.1 故障树的图形符号 | 第31页 |
3.5.2 工程机械的故障数分析 | 第31-33页 |
3.6 工程机械基于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 | 第33-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第35-40页 |
4.1 数据库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35页 |
4.2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第35-38页 |
4.2.1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 第36页 |
4.2.2 数据库表的设计 | 第36-38页 |
4.3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实现 | 第38-39页 |
4.3.1 开发平台 | 第38-39页 |
4.3.2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连接 | 第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 第40-54页 |
5.1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通讯协议的设计 | 第40-41页 |
5.2 可靠性框图模块的设计 | 第41-47页 |
5.2.1 可靠性框图的计算机辅助绘制 | 第41-42页 |
5.2.2 基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极大似然法参数估计 | 第42-46页 |
5.2.3 工程机械系统可靠度的计算 | 第46-47页 |
5.3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模块的设计 | 第47-48页 |
5.4 故障树分析模块的设计 | 第48-52页 |
5.4.1 故障树模型的计算机绘制 | 第48-50页 |
5.4.2 故障树模块割集的计算 | 第50-52页 |
5.4.3 故障树模块顶事件概率及重要度的计算 | 第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 | 第54-71页 |
6.1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模块实现 | 第54-62页 |
6.2 工程机械可靠性数据管理系统分析模块的实现 | 第62-7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7.1 论文总结 | 第71-72页 |
7.2 未来与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