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缘起 | 第9-11页 |
二、课题研究回顾与现状 | 第11-15页 |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四、课题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缠足:一个社会现象 | 第18-37页 |
第一节、缠足的兴盛与消失 | 第18-30页 |
一、缠足的繁盛时期(14--19世纪末) | 第18-23页 |
二、反缠足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代反缠足:晚清) | 第23-28页 |
三、缠足现象的终结 | 第28-30页 |
第二节、审美方面研究 | 第30-37页 |
一、缠足与中国审美观 | 第30-34页 |
二、缠足与中国身体观 | 第34-37页 |
第二章 缠足与束腰的比较研究 | 第37-48页 |
第一节、审美观比较研究 | 第37-44页 |
一、西方审美哲学与束腰 | 第37-41页 |
二、女性身体观比较 | 第41-43页 |
三、从审美观的不同看中西妇女观 | 第43-44页 |
第二节、社会意义比较研究 | 第44-48页 |
一、始于社会上层的习俗 | 第44-45页 |
二、女性道德的代表 | 第45-46页 |
三、缠足和束腰的终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缠足和束腰的后续 | 第48-72页 |
第一节、减肥和整容为缠足和紧身褡的后续 | 第48-49页 |
第二节、中国的具体情况:调查的结果 | 第49-60页 |
第三节、中西文化比较:西方受调查者答案的分析 | 第60-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