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 第16-18页 |
一、国际分工 | 第16页 |
二、全球价值链分工 | 第16-17页 |
三、全球价值链分工层次和增加值分布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测度理论 | 第18-23页 |
一、GVC参与程度测度方法 | 第18-20页 |
二、GVC分工地位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三、基于行业上游度的GVC分析 | 第21-22页 |
四、基于要素层面的GVC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节 中国区域参与全球价值链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增加值贸易的测算模型 | 第26-38页 |
第一节 三个地区一个产业 | 第26-30页 |
第二节 K地区N产业 | 第30-38页 |
第四章 全球价值链衡量指标构建 | 第38-44页 |
第一节 省级层面GVC衡量指标构建 | 第38-40页 |
一、增加值出口测度 | 第38页 |
二、省级GVC参与指数 | 第38-39页 |
三、垂直专业化指数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省级行业GVC指标构建 | 第40-44页 |
一、产品出口技术构成指标构建 | 第40-41页 |
二、要素密集型产业上游度测量方法 | 第41-43页 |
三、各要素密集型产业产品出口单位增加值测度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省级层面出口增加值数据分析 | 第44-63页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4-46页 |
第二节 省级出口增加值分解结果及分析 | 第46-59页 |
一、中国各省增加值出口额 | 第46-49页 |
二、中国省级出口增加值来源及去向分析 | 第49-53页 |
三、中国省级GVC参与指数 | 第53-56页 |
四、中国各省份垂直专业化结构分解 | 第56-59页 |
第三节 中国八大经济区出口增加值结果及分析 | 第59-61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行业层面出口增加值数据分析 | 第63-84页 |
第一节 出口跨行业比较 | 第63-67页 |
一、增加值出口跨行业比较 | 第63-65页 |
二、行业上游度比较分析 | 第65-67页 |
第二节 省级产业在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与结构变动 | 第67-82页 |
一、产业类型划分 | 第67-68页 |
二、省市产业层面GVC价值创造与位置分析 | 第68-82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4-88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4-85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85-88页 |
一、构建全国价值链,提升价值链位置 | 第85-86页 |
二、推动生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106页 |
附表1: 2007年30个省市三大出口增加值来源去向分解 | 第92-93页 |
附表2: 2010年30个省市三大出口增加值来源去向分解 | 第93-94页 |
附表3: 2007年30个省市30个行业VAXR数据 | 第94-97页 |
附表4: 2010年30个省市30个行业VAXR数据 | 第97-100页 |
附表5: 2007年30个省市30个行业上游度数据 | 第100-103页 |
附表6: 2010年30个省市30个行业上游度数据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