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溢油污染与多环芳烃 | 第9页 |
1.2 多环芳烃简介 | 第9-10页 |
1.3 多环芳烃的分布 | 第10-13页 |
1.3.1 多环芳烃在大气中的分布 | 第10-11页 |
1.3.2 多环芳烃在植被和土壤中的分布 | 第11页 |
1.3.3 多环芳烃在水体中的分布 | 第11-13页 |
1.4 多环芳烃的危害 | 第13-15页 |
1.4.1 "三致"效应 | 第14页 |
1.4.2 光致毒效应 | 第14-15页 |
1.5 国内外PAHs生物富集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5.1 水中多环芳烃富集研究 | 第15-17页 |
1.5.2 水体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富集研究 | 第17-19页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与过程 | 第21-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受试生物斑马鱼 | 第21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2 燃料油180 | 第22-25页 |
2.2.1 母液制备 | 第22-23页 |
2.2.2 水溶液总石油烃的测定 | 第23-25页 |
2.3 实验过程 | 第25-33页 |
2.3.1 丰年虾制备 | 第25页 |
2.3.2 斑马鱼暴露 | 第25-26页 |
2.3.3 样品前处理 | 第26页 |
2.3.4 GC/MS分析参数 | 第26-28页 |
2.3.5 质量控制 | 第28-31页 |
2.3.6 多环芳烃数据定量 | 第31-33页 |
第3章 实验数据分析 | 第33-53页 |
3.1 水相和丰年虾中的PAHs | 第33-36页 |
3.2 PAHs在雄鱼体内的生物富集 | 第36-43页 |
3.2.1 雄鱼肝脏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36-37页 |
3.2.2 雄鱼肠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37-39页 |
3.2.3 雄鱼性腺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39-41页 |
3.2.4 雄鱼肌肉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1-42页 |
3.2.5 雄鱼内总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2-43页 |
3.3 PAHs在雌鱼体内的生物富集 | 第43-49页 |
3.3.1 雌鱼肝脏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3-44页 |
3.3.2 雌鱼肠道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4-46页 |
3.3.3 雌鱼性腺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6-47页 |
3.3.4 雌鱼肌肉内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7-49页 |
3.3.5 雌鱼内总PAHs的生物富集 | 第49页 |
3.4 雌雄鱼体内PAHs的生物富集比较 | 第49-53页 |
3.4.1 斑马鱼不同组织富集情况比较 | 第49-50页 |
3.4.2 不同PAHs组分富集情况比较 | 第50页 |
3.4.3 雌雄斑马鱼内∑PAHs富集及相关研究比较 | 第50-53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4.1 实验结论 | 第53页 |
4.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