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胞外高聚物对纳米颗粒藻类生物富集和毒性效应的影响及机制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研究进展第11-23页
    1 纳米颗粒的生产、使用与排放第11-13页
    2 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及生物效应第13-14页
    3 纳米颗粒微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4 EPS研究进展第16-21页
        4.1 EPS概述第16-17页
        4.2 EPS的提取方法第17-19页
        4.3 EPS对NPs微生物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5 论文选题与研究方案第21-23页
        5.1 论文选题第21页
        5.2 研究方案第21-23页
第二章 EPS对纳米银藻类富集与毒性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第23-49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1.1 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第23-25页
        1.2 EPS的提取与表征第25-26页
        1.3 EPS提取对藻细胞的影响第26-27页
        1.4 EPS与纳米银的相互作用第27-28页
        1.5 生物富集实验第28-29页
        1.6 藻细胞毒性试验第29页
        1.7 电镜观察与能谱表征第29-30页
        1.8 数据统计分析第30页
    2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0-48页
        2.1 纳米银的物化特征第30-31页
        2.2 EPS与去除EPS后藻细胞的特征第31-35页
        2.3 纳米银与EPS的相互作用第35-40页
        2.4 EPS对纳米银藻类富集的影响第40-46页
        2.5 EPS对纳米银藻类毒性的影响第46-48页
    3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EPS对纳米二氧化钛富集与毒性效应的影响及机制第49-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3页
        1.1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征第49-50页
        1.2 EPS的提取与表征第50页
        1.3 EPS与纳米二氧化钛的相互作用第50-51页
        1.4 异相团聚实验第51-52页
        1.5 生物富集实验第52页
        1.6 藻细胞毒性实验第52-53页
        1.7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53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3-67页
        2.1 纳米二氧化钛的物理化学特征第53-55页
        2.2 EPS的物理化学特征第55-56页
        2.3 纳米二氧化钛与EPS的相互作用第56-60页
        2.4 EPS对藻细胞与纳米二氧化钛异相团聚的影响第60-62页
        2.5 EPS对纳米二氧化钛藻类富集的影响第62-65页
        2.6 EPS对纳米二氧化钛藻类毒性的影响第65-67页
    3 小结第67-68页
第四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68-70页
    1 研究结论第68页
    2 创新点第68页
    3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高压变电站噪声特性、预测及调控技术研究
下一篇:五价砷对两种绿藻叶绿体损伤作用及缺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