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猪的葡萄糖营养代谢特点 | 第12-16页 |
1.1 葡萄糖简介 | 第12页 |
1.2 葡萄糖的重要生理作用 | 第12-13页 |
1.3 葡萄糖的代谢 | 第13-16页 |
1.3.1 体内葡萄糖的来源 | 第13-14页 |
1.3.2 体内葡萄糖的利用 | 第14-16页 |
2 代谢葡萄糖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2.1 代谢葡萄糖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 第16-17页 |
2.2 反刍动物代谢葡萄糖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3 猪挥发性脂肪酸的营养特点及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3.1 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 | 第19-20页 |
3.2 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 | 第20页 |
3.3 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 | 第20-21页 |
3.4 影响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因素 | 第21-23页 |
3.4.1 底物来源 | 第21-22页 |
3.4.2 饲料加工 | 第22-23页 |
3.4.3 肠道微生物 | 第23页 |
3.5 挥发性脂肪酸吸收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26-55页 |
试验一 断奶仔猪灌注不同水平的VFA对粪中VFA排出量的影响 | 第26-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26页 |
1.2 试验日粮 | 第26-27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27-28页 |
1.4 试验灌注方案 | 第28-29页 |
1.4.1 预备试验 | 第28页 |
1.4.2 动物分组及灌注水平 | 第28页 |
1.4.3 灌注方法 | 第28-29页 |
1.5 样品采集 | 第29页 |
1.6 测定指标 | 第29页 |
1.7 计算公式 | 第29-30页 |
1.8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4 结论 | 第32-33页 |
试验二 断奶仔猪四种日粮代谢葡萄糖水平的测定 | 第33-43页 |
1 材料方法 | 第33-37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33页 |
1.2 试验日粮 | 第33-35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35页 |
1.4 样品采集 | 第35页 |
1.5 测定指标 | 第35页 |
1.6 计算公式 | 第35-36页 |
1.7 数据分析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2.1 4 种日粮断奶仔猪小肠淀粉消化率 | 第37页 |
2.2 断奶仔猪不同日粮乳酸、丙酸门静脉吸收 | 第37-38页 |
2.3 断奶仔猪不同日粮代谢葡萄糖水平 | 第38-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3.1 断奶仔猪不同日粮的小肠淀粉消化率 | 第40页 |
3.2 断奶仔猪不同日粮的乳酸、丙酸门静脉吸收 | 第40-41页 |
3.3 断奶仔猪不同日粮的代谢葡萄糖水平 | 第41-42页 |
4 结论 | 第42-43页 |
试验三 断奶仔猪代谢葡萄糖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 第43-55页 |
1 材料方法 | 第43-46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43页 |
1.2 试验日粮 | 第43-46页 |
1.3 饲养管理 | 第46页 |
1.4 测定指标 | 第46页 |
1.5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2页 |
2.1 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2.2 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 第48页 |
2.3 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8-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3.1 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3.2 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 第52页 |
3.3 不同代谢葡萄糖水平日粮对断奶仔猪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52-54页 |
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总体结论 | 第55-56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2 创新点 | 第55页 |
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录A | 第64-67页 |
附录B | 第67-69页 |
附录C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