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1 绪论 | 第7-13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 ·同杆并架双回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8-9页 |
| ·故障测距不同原理简介 | 第9-11页 |
| ·概述 | 第9页 |
| ·行波法 | 第9-10页 |
| ·故障分析法 | 第10页 |
| ·智能化测距法 | 第10-11页 |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1-12页 |
| ·ATP-EMTP软件 | 第11页 |
| ·MATLAB软件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 2 输电线路的双端故障测距方法 | 第13-26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频域法双端故障测距原理 | 第14-16页 |
|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频域法双端故障测距原理 | 第16-19页 |
| ·双端测距伪根问题的探讨 | 第19-22页 |
| ·传统伪根识别的方法 | 第19-20页 |
| ·一种新的伪根识别的方法 | 第20-22页 |
| ·算例仿真分析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3 同杆并架双回线的测距理论 | 第26-39页 |
| ·同杆并架双回线特点分析 | 第26-27页 |
| ·六序故障分量法 | 第27-31页 |
| ·六序故障分量 | 第27-30页 |
| ·同杆双回线的六序故障分量网络 | 第30-31页 |
| ·新相模变换法 | 第31-35页 |
| ·三相系统相模变换矩阵的推导 | 第31-33页 |
| ·六相系统相模变换矩阵的推导 | 第33-35页 |
| ·同杆并架双回线的故障测距原理 | 第35-37页 |
| ·算例仿真分析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基于判断故障支路的非全程同杆并架双回线故障测距研究 | 第39-46页 |
| ·线路原型与建模 | 第39-40页 |
| ·基于判断故障支路的双端工频量故障测距原理 | 第40-43页 |
| ·算例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5 基于线路分段参数的非全程同杆并架双回线故障测距研究 | 第46-53页 |
| ·线路原型与建模 | 第46页 |
| ·基于线路分段参数的双端工频量故障测距原理 | 第46-49页 |
| ·算例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6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