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论文

四川省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0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9页
     ·留守儿童的定义第11-12页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第12-13页
     ·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历史渊源第13-16页
     ·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第16-18页
     ·现有研究的局限第18-19页
   ·问题提出第19-20页
2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第20-25页
   ·研究对象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1-23页
     ·文献研究法第21-22页
     ·量表调查法第22-23页
     ·比较研究法第23页
   ·研究过程第23-24页
   ·数据处理第24-25页
3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第25-36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调查结果第25-34页
     ·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农村留守、非留守儿童、常模的差异比较第25-26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变量上的检验比较第26-27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在独生子女变量上的检验比较第27-29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在年级变量上的检验比较第29-31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在父母工作地变量上的检验第31-32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在留守时间变量上的检验第32-34页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现状分析第34-36页
4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6-50页
   ·人.学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36-39页
     ·性别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36-37页
     ·独生子女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37-38页
     ·留守时间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38-39页
   ·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39-43页
     ·亲子关系第39-41页
     ·教育方式第41-42页
     ·父母的价值观取向第42-43页
   ·同伴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43-44页
   ·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44-46页
     ·学校流行的价值取向第45页
     ·教师的行为与评价第45-46页
   ·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46-50页
     ·社会环境第46-47页
     ·大众传媒第47-50页
5 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教育对策第50-61页
   ·以家庭为根本,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第50-52页
     ·重视家庭教育第50-51页
     ·弘扬优良家风、树立父母榜样第51-52页
   ·以学校为关键,强化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第52-58页
     ·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第52页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第52-54页
     ·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正确引导第54-56页
     ·丰富德育内容,将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与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第56-57页
     ·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交往意识和观念第57-58页
   ·以社会为主导,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的道德成长环境第58-61页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营造氛围第58-59页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物质保证第59页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第59-60页
     ·净化社会环境,繁荣农村文化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1页
攻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堂书钞》引史部文献考略
下一篇:论网络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