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研究 | 第11-15页 |
| ·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质量相关文献 | 第15-17页 |
| ·文献述评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19-20页 |
| 第2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0-28页 |
| ·相关基础理论及其作用机理 | 第20-25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21-23页 |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3-25页 |
| ·基于审计质量定义的分析 | 第25-26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带来的独立性增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带来的审计技术提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第26页 |
|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6-28页 |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8-34页 |
| ·研究变量的设计 | 第28-32页 |
| ·因变量 | 第28-30页 |
| ·自变量 | 第30-31页 |
| ·控制变量 | 第31-32页 |
| ·回归模型的设计 | 第32-33页 |
| ·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 | 第32页 |
| ·以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 | 第32页 |
| ·以盈利相关系数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 | 第32-33页 |
| ·以审计收费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 | 第33页 |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 ·样本选取 | 第33页 |
|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4-49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8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样本描述性统计对比情况 | 第34-35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审计意见类型的比较 | 第35-36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盈余管理程度的比较 | 第36-37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盈利相关系数的比较 | 第37-38页 |
| ·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前后审计收费的比较 | 第38页 |
| ·相关性分析 | 第38-41页 |
| ·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分析 | 第38页 |
| ·审计意见类型与事务所转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 ·盈余管理程度与事务所转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 ·盈利相关系数与事务所转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 ·审计收费与事务所转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9-41页 |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48页 |
| ·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41-43页 |
| ·以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 ·以盈利相关系数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 ·以审计收费作为审计质量替代变量的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 ·总体回归分析 | 第47-48页 |
| ·稳健性分析 | 第48-49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 | 第49-51页 |
|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