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8-28页 |
·荧光发光原理 | 第8页 |
·影响荧光的因素 | 第8-10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8-9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9页 |
·介质酸度的影响 | 第9页 |
·形成氢键的影响 | 第9-10页 |
·其他方面影响 | 第10页 |
·荧光共轭聚合物概述 | 第10-12页 |
·荧光共轭聚合物的类型 | 第10-12页 |
·荧光共轭聚合物的优点 | 第12页 |
·荧光共轭聚合物的传感机理 | 第12-15页 |
·聚集态诱导发光机理(AIEE) | 第13页 |
·分子内能量转移机理 | 第13-14页 |
·分子间能量传递机理 | 第14-15页 |
·荧光共轭聚合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15-26页 |
·有机小分子检测 | 第15-16页 |
·生物分子检测 | 第16-17页 |
·离子检测 | 第17-26页 |
·共轭聚合物Hg~(2+)传感器 | 第17-23页 |
·荧光共轭聚合物Ag~+传感器 | 第23-26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胸腺嘧啶修饰且具有聚集态诱导荧光增强效应的共轭聚合物作为荧光增强型探针检测水相汞离子 | 第28-44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1页 |
·主要试剂 | 第28-29页 |
·仪器 | 第29页 |
·单体和聚合物的合成 | 第29-31页 |
·单体的合成 | 第29-30页 |
·1,2-双(4-溴苯基)-1,2-二苯基乙烯的合成 | 第29-30页 |
·聚合物的合成 | 第30-31页 |
·合成聚[(9,9-二辛基)-2,7-芴-(N-4-三异丙基苯乙炔)-3,6-咔唑]-共-[(9,9-二辛基)-2,7-芴-1,2-双(4-苯基)-1,2-二苯乙烯](P1) | 第30-31页 |
·合成聚[(9,9-二辛基)-2,7-芴-(N-4-苯乙炔基)-3,6-咔唑]-共-[(9,9-二辛基)-2,7-芴-1,2-双(4-苯基)-1,2-二苯乙烯](P2) | 第31页 |
·合成聚[(9,9-二辛基)-2,7-芴-1-(4-{4-(3,6-咔唑-9-基)-苯基-[1,2,3]-三唑-1-基}-5-甲基-1H-嘧啶-2,4-二酮]-共-[(9,9-二辛基)-2,7-芴-1,2-双(4-苯基)-1,2-二苯乙烯](P3)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2页 |
·结构分析 | 第31-42页 |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31-32页 |
·核磁共振氢谱 | 第32-33页 |
·光学性质 | 第33-34页 |
·P3的聚集态诱导发光增强效应 | 第34页 |
·P3的光学探针性质研究 | 第34-42页 |
·混合溶剂条件优化 | 第35页 |
·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35-36页 |
·P1和P2对Hg~(2+)光学响应 | 第36-37页 |
·P3加Hg~(2+)前后的的透射电镜分析 | 第37-38页 |
·P3对Hg~(2+)的灵敏性研究 | 第38-41页 |
·典型共轭聚合物荧光探针的比较 | 第41-42页 |
·I~-对P3-Hg~(2+)的影响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第三章:含三唑磷酸酯基的聚集态诱导发光增强型共轭聚合物作为淬灭型探针检测水溶液银离子 | 第44-56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页 |
·聚合物的合成 | 第44-45页 |
·合成聚[(9,9-二辛基)-2,7-芴-(N-4-苯乙基-[1,2,3]-三唑-2-磷酸二苯脂)-3,6-咔唑]共[(9,9-二辛基)-2,7-芴-1,2-双(4-苯基)-1,2-二苯乙烯](P4)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结构表征 | 第45-46页 |
·聚合物的红外谱图 | 第45页 |
·聚合物的~1H NMR | 第45-46页 |
·聚合物的光学性质 | 第46-55页 |
·P4的聚集态诱导荧光增强特性 | 第46-47页 |
·光学传感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P4对金属离子的紫外研究 | 第47-48页 |
·P4对金属离子的荧光研究 | 第48-49页 |
·研究P4的检测性质 | 第49-55页 |
·溶剂比选择 | 第49-50页 |
·P4对Ag~+的光学研究 | 第50-52页 |
·水对检测的影响 | 第52页 |
·P4对Ag~+的传感机理 | 第52-53页 |
·抗干扰性研究 | 第53-54页 |
·典型聚合物Ag~+探针对比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四章:一种具有聚集态诱导荧光增强效应的共轭聚合物银离子比率型探针研究 | 第56-71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仪器 | 第56页 |
·化合物的合成 | 第56-57页 |
·模型化合物5-苯基-1H-1,2,3三唑的合成 | 第56页 |
·合成聚[(9,9-二辛基)-2,7-芴-(1H-1,2,3-三唑)-N-4-苯乙基-3,6-咔唑]-共-[(9,9-二辛基)-2,7-芴-1,2-双(4-苯基)-1,2-二苯乙烯](P5)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化学结构分析 | 第57-59页 |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57-58页 |
·聚合物的~1H NMR | 第58-59页 |
·光学性质 | 第59-61页 |
·P2与P5的紫外和荧光研究 | 第59-60页 |
·P5的聚集态诱导发光增强效应 | 第60-61页 |
·P5的传感性质研究 | 第61-70页 |
·P5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61-63页 |
·P5对Ag~+的检测 | 第63-65页 |
·水的干扰 | 第65-66页 |
·P5对Ag~+检测的机理 | 第66-6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66页 |
·P5-Ag~+的制备 | 第66页 |
·P5-1和P5-2的制备 | 第66页 |
·P5-1,P5-2与P5的红外与荧光研究(含P2) | 第66-68页 |
·P5-Ag~+的红外谱图 | 第68页 |
·P5与Ag~+作用前后的扫描电镜 | 第68-69页 |
·P5与Ag~+作用机理图 | 第69页 |
·抗干扰性研究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整理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