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双身虫概述 | 第11-17页 |
·双身虫的形态结构与种类 | 第12-14页 |
·双身虫的生活史及寄生部位 | 第14页 |
·双身虫的宿主特异性与危害 | 第14-16页 |
·环境对双身虫的影响 | 第16-17页 |
·鱼类双身虫的种群生态学 | 第17-20页 |
·双身虫在宿主体内的分布模式 | 第17-18页 |
·双身虫的种群动态研究 | 第18-19页 |
·双身虫的种间关系 | 第19页 |
·宿主对双身虫的影响 | 第19-20页 |
·寄生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20-24页 |
·分子系统学发展简介 | 第20-21页 |
·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 第21-23页 |
·分子系统发育在单殖吸虫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额尔齐斯河双身虫的分类研究 | 第26-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额尔齐斯河双身虫种类 | 第28页 |
·额尔齐斯河双身虫名录 | 第28-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额尔齐斯河鱼类双身虫流行病学调查 | 第35-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额尔齐斯河鱼类双身虫的感染情况 | 第36页 |
·五种双身虫流行情况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43页 |
第4章 额尔齐斯河东方欧鳊寄生奇异双身虫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 第43-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奇异双身虫在东方欧鳊中寄生及感染情况 | 第44-45页 |
·奇异双身虫在宿主中的频率分布 | 第45-46页 |
·奇异双身虫在不同体长东方欧鳊中的空间分布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5章 额尔齐斯河五种双身虫ITS-2 区域序列测定及其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第49-6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2页 |
·虫体样本 | 第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50页 |
·ITS-2 rDNA基因扩增 | 第50页 |
·PCR产物纯化 | 第50页 |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鉴定 | 第50-51页 |
·ITS-2 rDNA序列分析及分子系统树的建立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ITS-2 rDNA基因PCR扩增及序列比较结果 | 第52-53页 |
·ITS-2 rDNA基因序列遗传距离比较 | 第53-54页 |
·ITS-2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 | 第54-57页 |
·讨论 | 第57-6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附录Ⅰ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69-71页 |
附录Ⅱ 部分实验鱼和寄生虫标本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历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