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青少年问题论文

社交网站中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及其文化重构--以豆瓣小组和人人小站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8页
 一、研究缘起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1页
  (一) 研究方法第11页
  (二) 创新之处第11页
 三、研究综述第11-18页
  (一) 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综述第11-15页
  (二) 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综述第15-16页
  (三) 社交网站研究综述第16-18页
第一章 社交网站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深描第18-22页
 一、豆瓣小组中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第18-20页
  (一) Les Sky:拉拉的后花园第18-19页
  (二) 元音大雅:元味昆曲爱好者之地第19-20页
 二、人人小站中的青年亚文化群体第20-22页
  (一) 蒸汽朋克:机械即潮流第20-21页
  (二) 民国风月:从影像到人物志第21-22页
第二章 青年亚文化群体身份在社交网站中的重构第22-25页
 一、个人身份:从“群居村”到互联网第22-23页
 二、群体身份:青年亚文化群体身份类型激增第23-25页
第三章 青年亚文化的文本重构第25-28页
 一、文本多元化第25-26页
  (一) 文化构成的多元化第25-26页
  (二) 文本范围的扩大化第26页
 二、风格的重构第26-28页
第四章 青年亚文化的传播重构第28-31页
 一、虚拟空间:传播路径多元,信息流动频繁第28-29页
 二、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复杂化便捷化第29页
 三、互联网思维:传播范围全球化第29-31页
第五章 亚文化的宿命:收编与反收编第31-35页
 一、“商品”方式的收编第31-32页
 二、青年亚文化的抵抗第32-33页
  (一) “抵抗”精神弱化第32页
  (二) 娱乐至死第32-33页
 三、宿命或机遇:青年亚文化的转身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际比较方向对群体成员调节定向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纺织产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