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论文--安全科学基础理论论文--安全人体学论文

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9页
2 安全标志及其识别性主要影响因素第19-27页
   ·安全标志的作用第19页
   ·安全标志的组成第19-20页
     ·颜色第19页
     ·边框形状第19页
     ·图形符号第19-20页
     ·辅助文字第20页
   ·安全标志识别性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第20-25页
     ·安全标志属性因素对识别性的影响研究第21-24页
     ·人的属性因素对识别性的影响研究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眼动追踪技术及视觉认知理论第27-35页
   ·眼动追踪技术第27-32页
     ·眼动追踪技术简介第27-28页
     ·眼动仪简介第28-29页
     ·眼动实验流程第29-31页
     ·眼动分析指标第31-32页
   ·视觉认知理论第32-34页
     ·视觉感知与视觉注意第32-34页
     ·认知负荷理论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安全标志属性对其识别性影响的实验研究第35-57页
   ·边框形状和颜色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35-43页
     ·实验过程第35-37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37-41页
     ·讨论第41-43页
     ·结论第43页
   ·辅助文字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43-50页
     ·实验过程第43-45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45-49页
     ·讨论第49-50页
     ·结论第50页
   ·信息量和标志类型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50-56页
     ·实验过程第50-52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52-55页
     ·讨论第55-56页
     ·结论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人的属性对安全标志识别影响的实验研究第57-65页
   ·人的属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第57-62页
     ·实验过程第57-59页
     ·实验数据分析第59-61页
     ·讨论第61-62页
     ·结论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5页
6 结论及展望第65-67页
   ·结论第65页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91页
 附录A :边框形状和颜色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原始数据第73-76页
 附录B :辅助文字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原始数据第76-78页
 附录C :信息量和标志类型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原始数据第78-81页
 附录D :人的属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原始数据第81-91页
作者简历第91-9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纵-扭复合超声加工装置的结构与振动特性研究
下一篇:城市火灾时间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