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性工学的四轴精磨抛光机人性化设计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对象分析 | 第9页 |
| ·行业背景分析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基于感性工学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 第13-26页 |
|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 第13-17页 |
| ·人机工程学概况 | 第13页 |
|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 第15-16页 |
| ·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人机工程与设计 | 第17-20页 |
| ·人机尺寸人性化设计 | 第17-18页 |
| ·色彩宜人化设计 | 第18-20页 |
| ·感性工学研究 | 第20-24页 |
| ·感性工学研究概况 | 第20-21页 |
| ·感性工学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 第21-22页 |
| ·感性工学实施方法 | 第22-24页 |
| ·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人性化设计过程模型构建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精磨抛光机控制面板设计 | 第26-35页 |
| ·控制面板与人的关系 | 第26-30页 |
| ·人的心理因素分析 | 第26页 |
| ·人的生理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 ·机床界面的色彩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 ·机床界面的布局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 ·精磨抛光机控制面板设计应用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基于感性工学的抛光机造型设计 | 第35-53页 |
| ·抛光机形态设计原则 | 第35-36页 |
| ·抛光机人机尺寸设计原则 | 第36-39页 |
| ·人体特性研究 | 第36-39页 |
| ·精磨抛光机机体特性研究 | 第39页 |
| ·精磨抛光机形态感性意向与需求分析 | 第39-48页 |
| ·SD表量化流程 | 第39-40页 |
| ·感性词汇分析与筛选 | 第40-41页 |
| ·典型样本收集与拾取 | 第41-42页 |
| ·感性设计问卷 | 第42-43页 |
| ·因子分析 | 第43-47页 |
| ·设计目标明确 | 第47-48页 |
| ·设计草图 | 第48-52页 |
| ·深入设计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基于CATIA的人机分析与优化 | 第53-64页 |
| ·CATIA人机模块简介 | 第53页 |
| ·人体模型建立 | 第53-54页 |
| ·人机仿真与评价 | 第54-62页 |
| ·视野分析评价 | 第54-55页 |
| ·人体姿态分析评价 | 第55-60页 |
| ·RULA上肢分析评价 | 第60-62页 |
| ·优化后设计展示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 ·存在的不足 | 第64-65页 |
| ·展望与建议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附录一 | 第70-71页 |
| 附录二 | 第71-72页 |
| 附录三 | 第72-73页 |
| 附录四 | 第73-74页 |
| 附录五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