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8-9页 |
| ·离子迁移谱的研究历程 | 第9-10页 |
| ·电离源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放射性电离源 | 第10-11页 |
| ·光致电离源 | 第11-12页 |
| ·电晕放电电离源 | 第12-13页 |
| ·电喷雾电离源 | 第13-14页 |
| ·多通道的复合电离源 | 第14-15页 |
|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DAPCI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应用 | 第16-17页 |
| ·食品检测 | 第16页 |
| ·药品检测 | 第16-17页 |
| ·违禁物的检测 | 第17页 |
| ·其他应用 | 第17页 |
|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应用前景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离子迁移谱仪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 | 第19-25页 |
| ·离子迁移谱的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 ·离子迁移谱的定义 | 第19-20页 |
| ·离子迁移谱的工作过程 | 第20-21页 |
| ·离子分子反应理论 | 第21-22页 |
| ·DAPCI反应离子的生成 | 第22-24页 |
| ·DAPCI反应离子的产生 | 第23-24页 |
| ·初级离子的产生 | 第23-24页 |
| ·产物离子的产生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基于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设计 | 第25-36页 |
| ·离子迁移谱的整体介绍 | 第25-26页 |
| ·迁移管 | 第26-32页 |
| ·样品引入装置 | 第26-27页 |
| ·电离源 | 第27-28页 |
| ·离子栅门 | 第28-29页 |
| ·迁移电场 | 第29-31页 |
| ·检测器 | 第31页 |
| ·其他组件 | 第31-32页 |
| ·软件部分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性能验证 | 第36-48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不同爆炸物分子的离子化学行为 | 第36-37页 |
|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离子迁移谱仪的实验条件优化 | 第37-41页 |
| ·载气流速优化实验 | 第38-4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 ·放电针针尖距离离子栅门距离对IMS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优化结论 | 第41页 |
|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源的离子迁移谱仪在爆炸物检测中的应用 | 第41-45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5页 |
| ·检测灵敏度实验 | 第45-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 ·总结 | 第48页 |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