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含磷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11页 |
·磷存在的形式 | 第11-13页 |
·除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生物处理法除磷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人工湿地法除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结晶法除磷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吸附法除磷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化学沉淀法除磷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2-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22页 |
·实验水样 | 第22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投加量影响试验 | 第23页 |
·pH影响试验 | 第23页 |
·水力条件影响试验 | 第23-24页 |
·三类混凝剂性能比较试验 | 第24页 |
·两种无机混凝剂复配试验 | 第24页 |
·三种混凝剂依次投加的复配优化 | 第24-25页 |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 第25-26页 |
·水质指标的测定 | 第26-28页 |
第3章 三类混凝剂除磷性能研究 | 第28-40页 |
·铁盐除磷性能的研究 | 第28-33页 |
·铁盐除磷机理 | 第28页 |
·氯化铁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28-29页 |
·硫酸铁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29-30页 |
·硫酸亚铁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30页 |
·PFS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30-31页 |
·铁盐混凝剂最佳pH的确定 | 第31-33页 |
·铝盐除磷性能的研究 | 第33-36页 |
·铝盐除磷机理 | 第33页 |
·氯化铝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33-34页 |
·硫酸铝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34页 |
·PAC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34-35页 |
·铝盐混凝剂最佳pH的确定 | 第35-36页 |
·钙盐除磷性能的研究 | 第36-38页 |
·钙盐除磷机理 | 第36-37页 |
·氧化钙投加量对TP及CODCr去除的影响 | 第37页 |
·氧化钙最佳pH的确定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混凝条件及三类混凝剂性能对比研究 | 第40-44页 |
·混凝条件因素的确定 | 第40-42页 |
·混合速度与混合时间的影响 | 第40页 |
·絮凝速度及絮凝时间的影响 | 第40-41页 |
·沉淀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三类混凝剂性能比较 | 第42-43页 |
·混凝剂投加量对出水pH的影响 | 第42页 |
·三类混凝剂除磷性能比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复配除磷药剂试验研究 | 第44-62页 |
·两种无机混凝剂复配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硫酸亚铁与氧化钙的最佳复配比例 | 第44页 |
·PFS与氯化铝最佳复配比例 | 第44-45页 |
·三种混凝剂依次投加的复配优化 | 第45-49页 |
·正交试验 | 第45-46页 |
·最佳复配比的确定 | 第46-47页 |
·最佳pH确定 | 第47页 |
·复配混凝剂效果研究 | 第47-49页 |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复配混凝除磷研究 | 第49-56页 |
·正交设计试验 | 第50-51页 |
·P-B试验结果 | 第51-53页 |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结果 | 第54-56页 |
·响应面分析 | 第56-59页 |
·氯化铝混凝剂投加量和初始溶液pH对TP去除过程的影响 | 第56页 |
·硫酸铁混凝剂投加量和初始溶液pH对TP去除过程的影响 | 第56页 |
·混凝剂氯化铝和硫酸铁的投加量对TP去除过程的影响 | 第56-58页 |
·优化复配混凝剂验证试验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 文献 | 第64-71页 |
致谢 | 第71-74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