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基于县域单元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4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技术路线第14页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第14-16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4-15页
     ·数据来源第15-16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5页
   ·相关理论第16-18页
     ·区位理论第16页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第1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17页
     ·城市化发展“S”型曲线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24页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8-20页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第20-24页
   ·分析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5-33页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意义第25-26页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6-28页
     ·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第27页
     ·城镇化质量修正体系第27-28页
   ·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33页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28-31页
     ·城镇化质量修正指标体系第31-33页
第四章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第33-54页
   ·城镇化质量评价总体框架的构建第33-34页
   ·城镇化质量的评价过程分析第34-40页
     ·城镇化质量得分计算第34-38页
     ·修正城镇化质量得分第38-40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第40-45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格局第40-43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关联格局第43-45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过程第45-52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过程第46-50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关联过程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空间演化机理分析第54-70页
   ·城镇化质量空间演化的影响要素第54-64页
     ·资源环境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第54-57页
     ·社会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第57-60页
     ·经济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第60-64页
   ·城镇化质量演化动力机制分析第64-67页
     ·城镇化质量演化动力因子选择第64-65页
     ·城镇化质量演化动力机制分析第65-67页
   ·本章小结第67-70页
第六章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第70-75页
   ·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提升整体策略第70-72页
     ·重点打造“一群一带”,缩小东西发展差距第70-71页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增强省域城镇发展动力第71页
     ·加强城镇环境治理,打造生态宜居性城镇第71-72页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第72页
   ·山东省城镇质量提升区域策略第72-75页
     ·鲁东地区第73页
     ·鲁中地区第73页
     ·鲁南地区第73-74页
     ·鲁西地区第74-7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研究结论第75-76页
   ·不足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表一:山东省各评价单元城镇化质量评价得分第81-86页
附表二:山东省各评价单元城镇化质量修正结果第86-91页
附表三:山东省各评价单元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第91-9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新区盐碱地改良绿化技术研究
下一篇:祁连山黑河上游祁连附近河流阶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