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灵县水神堂泉水保护区地质构造勘查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 ·以往研究程度 | 第9页 |
| ·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 ·完成的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 第10-12页 |
|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10-11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 ·创新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广灵盆地地质特征 | 第14-32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4-16页 |
| ·研究区位置 | 第14页 |
| ·自然地理 | 第14-15页 |
| ·泉水概况 | 第15-16页 |
| ·广灵盆地的大地构造 | 第16-32页 |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6-18页 |
| ·盆地性质 | 第18-19页 |
| ·地层特征 | 第19-24页 |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9-24页 |
| ·地质构造 | 第24-32页 |
| ·区域地质构造 | 第24-25页 |
| ·研究区地质构造分析 | 第25-32页 |
| 第三章 水神堂泉水涌流模式及断流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 ·构造与泉域边界关系分析 | 第32-33页 |
| ·构造与岩溶水赋存的关系 | 第33页 |
| ·构造与岩溶水径流带关系分析 | 第33-35页 |
| ·水神堂泉水涌流模式 | 第35-36页 |
| ·水神堂泉断流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及成果分析 | 第38-66页 |
| ·物探方法技术的选择 | 第38-40页 |
| ·探查方法的选择 | 第38-39页 |
| ·探查信号频率的选择 | 第39页 |
| ·资料分析依据 | 第39-40页 |
| ·基岩覆盖区物探勘查成果分析 | 第40-62页 |
| ·水神堂西南部构造特征分析 | 第40-51页 |
| ·水神堂东部构造特征分析 | 第51-54页 |
| ·水神堂北部构造特征分析 | 第54-57页 |
| ·水神堂西部构造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 ·泉水神堂周边构造特征分析 | 第59-62页 |
| ·物探勘测研究成果与认识 | 第62-66页 |
| 第五章 构造勘查研究成果对泉水保护的意义 | 第66-70页 |
| ·纠正了历史资料对水神堂岩溶水系统的认识 | 第66页 |
| ·改变了泉域南边界位置 | 第66-67页 |
| ·对制定新的泉水保护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第67-68页 |
| ·测区断裂带的确定为开发岩溶地下水提供了依据 | 第68-69页 |
| ·取西部构造裂隙岩溶水补给水神堂泉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