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理论研究基础 | 第14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认知研究 | 第21-28页 |
·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的发展 | 第23页 |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的类型 | 第23-26页 |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第26-28页 |
4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行为模式分析 | 第28-38页 |
·中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发展特征 | 第28-30页 |
·中学生行为模式的类型 | 第30-32页 |
·中学生行为模式的特点 | 第32-37页 |
·教师的心理行为特征 | 第37-38页 |
5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与行为模式的互动关系 | 第38-44页 |
·行为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 第38-41页 |
·公共空间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 | 第41-42页 |
·影响手段 | 第41页 |
·影响媒介 | 第41-42页 |
·行为对公共空间影响的反馈 | 第42-44页 |
·三种典型的行为模式 | 第42页 |
·行为个体对公共空间的体验与体验型公共空间设计 | 第42-44页 |
6 学生行为模式下的中学体验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第44-76页 |
·中学校园规划布局与公共空间 | 第44-45页 |
·中学校园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第45-76页 |
·室外公共空间设计 | 第45-68页 |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 | 第68-73页 |
·过渡公共空间设计 | 第73-76页 |
7 项目实践——潍坊实验中学校园体验型公共空间规划 | 第76-86页 |
·校园规划背景 | 第76-77页 |
·宏观规划维度 | 第77-80页 |
·微观设计维度 | 第80-86页 |
结语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潍坊实验中学校园公共空间综合评价研究问卷 | 第90-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