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概述 | 第13-15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分类 | 第13-14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工作机理 | 第14-15页 | 
| ·纳米化和碳包覆对负极材料的影响 | 第15-19页 | 
| ·纳米化对负极材料的影响 | 第15-16页 | 
| ·碳包覆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影响 | 第16-19页 | 
| ·金属磷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 ·富金属相过渡金属磷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单磷相过渡金属磷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富磷相过渡金属磷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22-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液相法一步合成碳复合FeP纳米棒及其锂存储性能 | 第29-47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 ·试剂 | 第30页 | 
| ·样品制备 | 第30页 | 
| ·产物表征 | 第30-31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4页 | 
| ·碳复合FeP纳米棒的结构和成分表征 | 第31-34页 | 
| ·碳复合FeP纳米棒的电化学性能 | 第34-40页 | 
| ·基于相同路线下其他碳复合铁基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第三章 液相法一步合成碳复合单磷和富磷相过渡金属磷化物纳米材料及其锂存储性能 | 第47-68页 | 
| ·引言 | 第47-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 ·试剂 | 第49页 | 
| ·样品制备 | 第49页 | 
| ·产物表征 | 第49-50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5页 | 
| ·碳复合单磷相Ni_5P_4和CoP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成分表征 | 第50-54页 | 
| ·碳复合单磷相Ni_5P_4和CoP纳米材料的的电化学性能 | 第54-58页 | 
| ·碳复合富磷相NiP_2和CoP_2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成分表征 | 第58-60页 | 
| ·碳复合富磷相NiP_2和CoP_2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气相法一步合成碳复合FeP_2纳米材料及其锂存储性能 | 第68-83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 ·试剂 | 第68-69页 | 
| ·样品制备 | 第69页 | 
| ·产物表征 | 第69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9-7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0-80页 | 
| ·碳复合FeP_2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成分表征 | 第70-73页 | 
| ·碳复合FeP_2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73-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第五章 碳复合FeP_2纳米材料的电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 第83-99页 | 
| ·引言 | 第83-84页 | 
| ·实验部分 | 第84-85页 | 
| ·试剂 | 第84页 | 
| ·样品制备 | 第84页 | 
| ·产物表征 | 第84-85页 |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6页 | 
| ·碳复合FeP_2纳米材料的电解水产氢性能研究 | 第85-90页 | 
| ·气相法一步合成碳复合FeSe_2、FeS纳米材料 | 第90-92页 | 
| ·气相法二步合成碳复合FeS、FeS_2、FeP和FeP_2纳米材料及其电催化性能 | 第92-96页 |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9-10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