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磁约束装置论文

KTX装置的概念设计和RFP电流启动阶段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43页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简介第11-16页
     ·反场箍缩磁约束实验发展史第11-16页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位型第16-39页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基本物理第17-29页
       ·RFP的平衡第17-19页
       ·RFP的稳定性第19-25页
       ·反场箍缩位型的维持第25-29页
     ·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第29-39页
       ·国际主要的RFP装置第29-31页
       ·目前RFP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第31-33页
       ·目前RFP实验和技术研究的相关问题第33-36页
       ·RFP与其他磁约束聚变位型和天体物理学的联系第36-37页
       ·改善RFP约束的途径第37-39页
   ·KTX反场箍缩装置及其物理研究方向第39-43页
第2章 KTX反场箍缩装置参数设计第43-57页
   ·小半径a第44-45页
   ·环径比(R/a=A)第45-47页
   ·等离子体电流第47页
   ·等离子体约束参数的定标第47-57页
     ·能量约束时间第47-49页
     ·平均密度第49-50页
     ·平均温度第50页
     ·朗奎斯特因子(Lundquist Number)S第50-52页
     ·箍缩系数θ第52-53页
     ·等离子体欧姆磁通消耗第53-57页
第3章 KTX反场箍缩装置系统概念设计第57-93页
   ·KTX反场箍缩装置真空室和导体壳第57-63页
     ·KTX真空室和导体壳的主要功能和设计要求第58页
     ·KTX真空室和导体壳参数设计第58-63页
   ·KTX反场箍缩装置窗口布局设计第63-75页
     ·KTX诊断类型和窗口布局第64-66页
     ·贝叶斯物理设计方法在多道干涉仪诊断光束优化中的应用第66-75页
       ·贝叶斯概率理论第66-68页
       ·贝叶斯实验设计第68-69页
       ·贝叶斯物理设计方法应用于KTX反场箍缩装置上多道干涉仪光束的选择第69-75页
   ·KTX反场箍缩装置纵场系统第75-90页
     ·KTX纵场优化的物理依据第75-80页
     ·不同线圈设计对磁场波纹度的影响第80-89页
       ·不同纵场绕法的磁场波纹度的计算第80-83页
       ·纵场线圈的形状和轴心位置对纵场波纹度的影响第83-87页
       ·纵场线圈引线的杂散场计算第87-89页
     ·实现PPCD放电的简要参数设计第89-90页
   ·KTX极向场系统设计要求第90-93页
     ·KTX欧姆场线圈设计要求第90-91页
     ·KTX平衡场系统设计要求第91-93页
第4章 KTX反场箍缩装置平衡性质的研究第93-111页
   ·二维环位型的Grad-Shafranov平衡方程第93-95页
   ·平衡场线圈电流分布的设计算法第95-100页
     ·RFP的等离子体参数模型第95-96页
     ·Grad-shafranov平衡方程的数值计算第96-100页
   ·KTX平衡场线圈电流分布的一种设计方案第100-104页
     ·设计思路第100-102页
     ·设计结果第102-104页
   ·等离子体电流密度和压强分布对平衡的影响第104-111页
第5章 KTX放电电流波形预测第111-129页
   ·Taylor 理论和弛豫态第111-112页
   ·不同模型下的磁场和电流剖面第112-114页
   ·一维放电数值模拟原理第114-116页
   ·RFP放电启动模式第116-129页
     ·反场成型启动模拟类型介绍第116-119页
     ·PFM模式下不同启动模式的能量和磁通消耗第119-123页
     ·不同启动模式下放电模式波形模拟结果第123-129页
第6章 反场箍缩装置电流启动阶段的物理研究第129-157页
   ·RFP电流启动方案优化的意义第129-132页
   ·RFP电流启动阶段参数测量的实验方案第132-136页
     ·电流启动过程中磁场和动力学参数的诊断第132-135页
     ·扫描初始纵场的实验方案第135-136页
   ·RFP电流启动阶段的物理过程分析第136-157页
     ·不同启动纵场条件下RFP放电参数随时间的演化第136-139页
     ·RFP电流爬升阶段MHD行为和安全因子剖面演化的对应关系第139-144页
     ·不同的启动纵场条件对磁场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演化的影响第144-148页
     ·电子密度分布的演化和电流启动阶段的反常离子加热行为第148-152页
     ·高启动纵场条件下低极向磁通消耗的物理解释第152-157页
第7章 总结及展望第157-161页
   ·总结第157-159页
   ·展望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致谢第171-17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种岩石油藏数值模拟自适应网格法的研究
下一篇:质子同步加速器新型引出方法研究